资讯详情
简述国内外模具钢生产现状及发展
发布者:shhlijiajs  发布时间:2011-04-20 14:26:38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

  我国模具钢生产与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在世界模具产值中,比例显著提高,模具钢的用量也在显著增加。图1是从1995年到2005年之间我国模具总产值的发展状况。近三年我国模具总产值分别达450亿元、530亿元和620亿元。

  模具制造的首要问题是模具材料,建国以来我国模具钢生产技术发展较快,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己开发,目前我国模具钢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经过几次钢种整顿的标准修证在GB/T1299-2000《合金工具钢》标准中包含了37个钢种,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特色的模具钢系列。据冶金工业联合会调研,我国模具钢按照使用状态主要分为:塑料模具钢,约占60%;冲压模具钢,约占20%;压铸模具钢,约占6%~8%。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持续发展,对于高档模具用钢进口量不断攀升。模具用钢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德国、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家,进口总量约在6万吨左右。

  我国塑料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冷作模具钢分述如下:

  塑料模具钢:主要品种有S50C、S45C、3Cr2Mo(P20)、3Cr2NiMnMo(718)、10Ni3MnCuAl等,占模具钢总产量的62%,而合金塑料模具钢3Cr2Mo(P20)、3Cr2NiMnMo(718)、10Ni3MnCuAl等占塑料模具钢总量的12%左右,占合金模具钢总量的23%左右;

  热作模具钢:主要品种有4Cr5MoSiV1(H13)、3Cr2W8V、5CrNiMo、5CrMnMo等四个钢种,占模具钢总产量的21%,占合金模具钢总量的42%。在热作模具钢中主要是以美国AST2MA681标准的通用型钢H13(4Cr5MoSiV1)为主,总产量近30000t,占热作模具钢总产量的54. 2%,已占主导地位。而国外已较少用的3Cr2W8V钢,在我国的产量虽然逐年减少,但仍占很大比例(14573t),达26. 4%;

  冷作模具钢:主要品种为Cr12 (D3)、Cr2WMn(01)、Cr12MoV、Cr12Mo1V1(D2)等,占模具钢总量的17%,占合金模具钢总量的34 %。在Cr12系列的模具钢中,仍然以Cr12钢为主,2001年产量高达17000t,占该系列钢的46%,而D2(Cr12Mo1V1)钢仅占18. 2%。可见我国模具钢的产量,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有的钢种还需进一步开发。

  虽然近几年我国模具钢制造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合金模具钢与美、日、法及瑞士等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品种、质量、尺寸规格及性能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我国每年大批的中高档模具必须从国外进口。进口模具钢的规格主要是大尺寸的锻制模块(厚250~800mm) × (宽600~1200mm)及大尺寸的模具扁钢(厚30~300mm) × (宽400~1500mm),这在国内目前只有少数钢厂能生产。进口材料中:热作模具钢约占20% (2万t/年左右),主要是H13 (日本牌号SKD61);冷作模具钢约占20% (2万t/年左右),主要是D2 (日本牌号SKD11);塑料模具钢约占60%(6万t/年左右),主要是P20及其改进型738。进口模具钢的价格很贵,一般为国产钢的3~5倍,可以认为,对于进口模具钢材,大部分产品我国有能力进行研究开发,关键问题在于加强模具钢的基础研究和生产工艺的攻关,提高国产模具钢的质量和性能水平。另外,塑料模具钢必须以预硬化状态交货,并有良好的抛光性能。模块最好能六面光并且有良好的内在质量。

  国外模具钢的发展

  目前随着模具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模具钢从冶金质量、数量、性能上要求不断提高,在国外出现高合金、高质、优化、低级材料强化及扩充材料领域等趋向,模具材料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发展的趋向是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合金工具钢,相继出现一系列新型模具材料,模具标准钢号的合金化程度也日趋提高,例如美国,15种热作模具钢合金元素全部大于5%,而合金元素大于10%的有10种,用量占80% 。

  国外相继开发的新型热作模具钢包括:(1)高淬透性特大型锻压模具钢,如国际标准ISO中的40NiCrMoV7,法国NF标准中的40NCD16等;(2)高热强性模具钢,如美国H10A,日本日立金属公司的YHD3,以及特殊钢公司的5Mn15Ni5Cr8Mo2V2钢等;(3)高温热作模具钢,如美国T2M、T2C,日本的Nimowal等。

  为了满足冷作模具的特殊要求,各国发展的新型冷作模具钢有:(1)高韧性、高耐磨性模具钢,如美国钒合金钢公司的VascoDie(8Cr8Mo2Vsi)钢,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的DC53钢等;(2)低合金空淬微变形钢,如美国ASTM标准钢号A14、A16,日本的G04和ACD37等;(3)火焰淬火模具钢,如日本爱知SX5、SX105V,日本日立HMD1、HMD5等钢;(4)粉末冶金冷作模具钢,如美国CPM10V,德国320CrVMo13.5等。

  国外新型塑料模具钢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易切削、抛光性好的塑料模具钢,如美国的412、M-300,日本的YAG,英国的EAB,瑞典的STAVAX-13等;(2)预硬化型塑料模具钢,如美国P20、445,日本的PDS,德国MOVTREX-A(2312)等;(3)整体淬硬型塑料模具钢,如美国A2、D3和H13等;(4)耐腐蚀塑料模具钢,如国标ISO中的110CrMo17,瑞典ASSAB公司的4Cr13等;(5)无磁塑料模具钢,如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的NAK301等。

  总之,国外模具制造业正在向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高效率、 短制造周期发展,CAD和CAM的应用日益普及。为了适应模具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模具材料日益向多品种、精细化、制品化的方向迅速发展。随着模具工作条件的日益苛刻,对模具的质量,特别是钢的纯净度、等向性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此目的,国外普遍采用电炉+炉外精炼工艺生产纯净度高的模具钢,对于大截面锻压模块和大型的钢材规定采用真空处理。对于纯净度要求更高的模具钢,大部分采用电渣重熔,以进一步提高钢的纯净度、致密度、等向性和均匀性,减少偏析。 因此,模具钢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为了加强竞争力量,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外模具钢的生产从分散趋向于集中,并多家公司进行跨国合并。为了更好地进行竞争,这些公司都建成了完善的技术先进的模具钢生产线和模具钢科学研究基地,形成几个世界著名的工模具生产和科研中心,以满足迅速发展的模具工业。

  国内外模具钢应用及发展之比较

  1 国产模具钢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模具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极大地促进了模具钢生产、应用技术的进步,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已能生产高质量的模具钢,国产模具钢的品种和质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从总体水平而言,我国模具钢还比较落后,尤其是用于制造高档次模具的钢材,仍然在使用进口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主要有以下差距:

  1) 模具钢品种、规格不全,低档次较多,高档次较少。高质量、高性能模具钢的品种少。从品种方面,尚未形成塑料、玻璃、建材、陶瓷等专用的模具钢系列。钢材中扁钢、模块、精料制品比例比较低,钢材的利用率较国外低10 %左右。为满足制造大型、精密、复杂、高寿命模具的需要,国外发展预硬化钢,而国产钢基本上停留在退火阶段,或热轧状态供货,并且供货周期较长,这是我国家电行业大量进口模具钢的主要原因。

  2) 模具钢的专业化生产程度较低。钢材的质量、性能稳定性较差,外观质量较差。中国模具钢分散在几十个企业生产,大部分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装备不配套,特别是后部工序,深加工设备落后,从而制约国产模具钢质量的提高和性能的提高。

  3) 模具钢供销渠道有待畅通。模具制造多为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并所需钢材的品种多、规格多、数量少、需求供货及时的行业特点,与冶金厂的批量生产有矛盾。国外通过钢材商店可随时解决零售问题。国内近几年来也出现了部分代理商、钢材商店等中间销售环节,但在模具钢销售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国产模具钢的推广和应用。例如Bohler - Uddehum的全球10 万用户中,大多是工程师指导用户使用。

  值得注意的事,我国模具的质量和服务,离用户需求的差距相当大,因而出现了不少“宁可出高价买国外的,不愿以低价买国内的”的不正常现象。部分的国内外模具钢价格比较见表1。由表可知,进口钢材价格要比国内价高出3~6倍,从同一钢种的价格差距上反映出我国模具钢的落后面貌。

版权声明:工控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