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韩国钢铁冲击东亚市场
发布者:LIHUIHAO  发布时间:2012-09-26 16:16:08

韩国钢铁冲击东亚市场 日本钢铁受影响颇大

韩国央行预计,2012年韩国GDP将增长3.7%,韩国钢铁产能快速增长已经开始影响日本钢铁业。2011年日本向韩国出口钢材下降,但从韩国进口钢材增长。与此同时,韩元贬值也推动韩国出口贸易增长。日本钢铁业正密切关注中长期内韩国钢铁生产的变化。然而,亚洲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中国,2012年及之后粗钢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

通过对亚洲用钢产业的投资,日本高炉钢厂将继续向国内用钢企业和在亚洲等地的关联企业供应优质钢材,甚至是一些位于韩国的关联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构建产业链,将确保日本和韩国大型钢铁企业拥有相对较好的市场环境。然而事实是,亚洲国家和地区钢铁产能继续增长,将对日本和韩国钢铁业造成巨大挑战。

韩国的钢铁难以冲击到东亚市场,笔者是这样认为的,相对而言,其处在中国和日本两大产钢国的夹缝中;市场份额十分有限,且其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东亚数国在钢铁消耗商,也以本国为主;进口量相对较少;且随着中国近2000万吨的高端产能加快建设,中国钢材继续围困韩国钢铁也是必然的,至少在这一亩三分地中。

世界钢材生产未受挫折

墨西哥金融家报刊登文章《世界钢材生产未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文章说,根据世界钢材协会(worldsteelassociation)对世界各主要国家钢材生产和使用情况的统计,世界钢材工业对世界经济的萎缩表现出免疫力。2011年前9个月,亚洲国家钢材生产达7.28亿吨,同比增长9.5%。欧盟和美国产量分别达1.35亿吨和8930万吨,增长4.3%和6.1%。钢材的大量生产使得钢材在世界64个国家的钢铁企业得到更多的使用。今年9月钢材的利用率比2010年同月增长了3.5%。

根据该机构的研究,中国钢材生产表现尤为强势。今年9月中国钢材生产达5670万吨,同比增长16.5%。韩国产量达550万吨,增长17.7%。美国和巴西钢材生产720万吨和280万吨,分别增长8.9%和3.8%。

文章说,中国是世界钢材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2010年中国钢材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而1996年占13.5%。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铁矿4250万吨,同比增长10.5%,比实际需求多进口2999万吨。

根据市场分析,估计今年后几个月,由于尚有充分库存,大部分钢材企业将减少对铁矿的购买

日本钢铁受影响颇大

韩国央行预计,2012年韩国GDP将增长3.7%,韩国钢铁产能快速增长已经开始影响日本钢铁业。2011年日本向韩国出口钢材下降,但从韩国进口钢材增长。与此同时,韩元贬值也推动韩国出口贸易增长。日本钢铁业正密切关注中长期内韩国钢铁生产的变化。然而,亚洲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中国,2012年及之后粗钢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

通过对亚洲用钢产业的投资,日本高炉钢厂将继续向国内用钢企业和在亚洲等地的关联企业供应优质钢材,甚至是一些位于韩国的关联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构建产业链,将确保日本和韩国大型钢铁企业拥有相对较好的市场环境。然而事实是,亚洲国家和地区钢铁产能继续增长,将对日本和韩国钢铁业造成巨大挑战。

韩国的钢铁难以冲击到东亚市场,笔者是这样认为的,相对而言,其处在中国和日本两大产钢国的夹缝中;市场份额十分有限,且其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东亚数国在钢铁消耗商,也以本国为主;进口量相对较少;且随着中国近2000万吨的高端产能加快建设,中国钢材继续围困韩国钢铁也是必然的,至少在这一亩三分地中。

世界钢材生产未受挫折

墨西哥金融家报刊登文章《世界钢材生产未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文章说,根据世界钢材协会(worldsteelassociation)对世界各主要国家钢材生产和使用情况的统计,世界钢材工业对世界经济的萎缩表现出免疫力。2011年前9个月,亚洲国家钢材生产达7.28亿吨,同比增长9.5%。欧盟和美国产量分别达1.35亿吨和8930万吨,增长4.3%和6.1%。钢材的大量生产使得钢材在世界64个国家的钢铁企业得到更多的使用。今年9月钢材的利用率比2010年同月增长了3.5%。

根据该机构的研究,中国钢材生产表现尤为强势。今年9月中国钢材生产达5670万吨,同比增长16.5%。韩国产量达550万吨,增长17.7%。美国和巴西钢材生产720万吨和280万吨,分别增长8.9%和3.8%。

文章说,中国是世界钢材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2010年中国钢材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而1996年占13.5%。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铁矿4250万吨,同比增长10.5%,比实际需求多进口2999万吨。

根据市场分析,估计今年后几个月,由于尚有充分库存,大部分钢材企业将减少对铁矿的购买

版权声明:工控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