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
发布者:
jsnjlc 发布时间:2013-09-11 10:11:18
浅析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
李娜 吕普明 刘大为
企业标准化管理指符合外部标准(法律、法规或其它相关规则)和内部标准(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道德规范和相关合规体制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细密的管理体系。目前一些知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不仅保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还保证企业遵守内部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把内部规定作为外部规定的延伸,这反映了他们追求标准的决心。而作为各类规则的制定者,标准化管理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判断是非的职能。
标准化管理概述
(一) 标准化管理等于加强内部管理控制
判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否真正拥有管理控制力,可以概括如下:如果高层管理人员制订的标准在个企业内普遍得到遵守,他们就实现了管理控制;反之,如果通常遭遇的是规避,他们实际享有的管理控制力肯定很有限。鉴于长期以来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积习,实现整过统一管理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往往仅有一张纸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没有的标准化管理基础标准,对制度的规避不仅可能,而且轻而易举。
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能创造统一的标准,提高真正的管理控制力,这种体制还能在企业上下营造一种合规文化。而要在整个企业树立真正的统一管理,必须让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理解并接受、融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定期培训和考核、不间断地监督以及切实落实责任。而实现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就是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核心作用。
(二) 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就是“国际大企业是怎样建立标准化管理体制的,我们能否把它搬到我们公司中来?”这个问题反映了我们企业管理人员一常见的心态——以为国际大企业管理体制可以原封不动地简单照搬到自己企业来,也希望是一把钥匙。然而,这种东西并不存在。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独特地现状、目标、管理结构和行为习惯。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对一般原则和公认的最佳做法作出相应调整,建设符合自身特定需要的标准。一般原则和常用做法如以下说明。
1. 标准文件
每个企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建设均从界定企业价值观和目标的标准文件入手,建立这些标准一般遵守以下要素:
(1) 该项标准的目的和依据是否明确
(2) 该项标准对员工来说是否容易理解
(3) 该项标准是否能有效地实施
(4) 该项标准是否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2. 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
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对执行标准的决心应让每个员工都看到。高层管理人员应制订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和目标,并应将有关绩效目标列入考核范围。
3.人力资源分配方法和资格要求
企业在建立标准化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应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标准不会自行产生和落实,需要具备适当专业知识、职业资格并获得分授权的人来负责。如果指派具有丰富职业经历的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就是向整过企业表明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否则,就是同样表明,标准化工作是纸上谈兵。
4.部门间合作和相互支持要求
国内企业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内耗,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上下每一个人最关注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职位,本应用于工作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却耗费在内部的明争暗斗中。由于固有的人性因素,建立标准化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铲除上述弊端。但是,标准化管理体制注重外部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特点,有助于大幅度减少内耗。而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样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
5.国际基准
任何标准化管理体制都应当以国际最佳做法作为基准。如果不遵循适当的基准,武断设定标准,不论员工还是其它有关联的人都会对管理体制丧失信心,从而不断发生规避行为,直至使管理体制彻底瓦解。
6.培训工作
标准制订之后,须就如何遵守和执行进行对员工培训。培训须、正式。要向员工说明标准的目的,帮助员工了解为何必须按一定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及怎样处理实际操作中特定的问题。而且培训的内容必须具体,结合员工的岗位职责说明有关标准的适用办法。很多企业要求员工接受在线考核,以确定他们了解标准及其适用办法。
7.监督检查制度
只有坚持的监督和检查,标准化管理体制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在规则遵守方面负有责任,而且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检查。
有些监督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采用抽样检查法。不仅检查实施了什么行为,还要检查怎样实施有关行为、是否获得适当的批准、是否遵守特定的标准。
8.与绩效和奖惩挂钩
管理人员和员工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工作。在实践中,绩效标准表现为考核成绩和奖励等形式。如果高层管理人员希望保证员工遵守统一的标准,就必须经常性把上述责任逐级落实到个人。
总之,标准化管理体制一旦实施,即时范围很窄,也能团结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统一协调合作,因为这能使管理工作目标清晰、分工明确、行动透明、责任感也会增强。而且也会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设定了共同的目标,反过来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企业形象、提升实际管理能力。
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并行是钢铁企业实现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质量标准化
1.质量标准化的概念
质量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工作引入和延伸到工作中来,它是企业全部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全部管理过程中,要自觉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部门的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并将这些内容细化,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企业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办法,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中、全天候地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使企业的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使企业的本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人、机、环始终处于和谐和保持在最好的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质量。因为质量是的前提,是的基础,是的保障;质量是融汇于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质量,就没有;没有质量标准化,就没有标准化。所以,我们讲必须同时讲质量,搞标准化必须搞质量标准化,把他们统一起来,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并认真抓好落实。
2.质量标准化的新特征
从发展的观点看,新形势下的质量标准化具有继承性、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性的特点。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质量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工作标准化相比,它的新特征就在于:一是突出了“预防为主,第一”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强调企业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三是体现与质量、与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把与质量、健康与环境作为一项完整的工作来抓;四是起点更高,标准更严;五是对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地理解质量标准化的内涵,既不能把它片面化、简单化、分割化,也不能扩大化。
3.质量标准化五要素
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装备标准化、环境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
3. 实施要素
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
1)管理标准化:
(1)生产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2)生产规章制度;
(3)生产管理网络;
(4)操作规程;
(5)建立培训教育,活动,检查,隐患整改指令台账及生产例会等各种会议记录;
(6)应急救援与伤亡事故调查处理;
(7)检查表。
2)现场标准化
(1)现场装备系列化;
(2)生产场所化;
(3)管线吊装艺术化;
(4)现场定置科学化;
(5)作业牌板,标志规范化;
(6)文明生产管理标准化;
(7)要害部位管理标准化;
(8)现场应急有效。
3)岗位操作标准化
(1)现场作业:人、岗、证三对口。
(2)现场作业反三违。
(3)正确使用设备、个人防护用具。
(4)特殊作业管理。
(5)岗位作业标准。
(6)检查表。
5.钢铁企业应如何实现质量标准化
一是建章立制,打好企业生产基础。大家普遍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质量标准化和搞好生产工作的前提。这些内容包括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等,涵盖培训、教育、操作、管理、生产、基建、营销等各环节,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只有抓好基础工作,搞好基础业务建设,才能为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搞好铺垫,创造条件;只有开展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作,才能保障企业实现生产的目标。为此,许多企业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基层生产责任。质量标准化活动主体是企业、是基层和员工。标准和制度再好,没有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去实施也不能取得实效。因此,落实责任至关重要。规范操作者的作业行为,明确了应该怎么做,怎么做会更好,克服了人的习惯性违章,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实现了人、机、环的和谐统一,保证了生产。
三是强化培训,增强质量标准意识。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充分
版权声明:工控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