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厂家积极扩产 2010年车市降价可能性加
发布者:zhcfsz  发布时间:2010-01-15 15:33:08
导读]由于2009年市场好得超出所有人预期,这大大刺激了各汽车厂家扩大产能的热情,这使今年各厂家产销目标都会大幅提升。从目前形势来看,今年下半年车价才会出现较大优惠幅度。

产销超1300万辆,年增幅达40%以上,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2009年中国车市在利好**的刺激下,取得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好成绩。至于郑州,汽车市场的答卷同样成绩不菲:2009年,郑州市新增机动车17.3万辆,汽车保有量突破136万辆。

2009年国内车市再次呈现出的“井喷”行情,不禁让人们对2010年车市充满了期望。那么,已经到来的2010年车市又会走向何方呢?是继续一路狂奔,还是会有所减速,抑或出现低迷?

车界:普遍态度乐观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今年车市依然会保持一个不错的增幅,预计会在10%~15%,尤其是1.6L以下**车消费需求增幅会更高一些。”谈及2010年国内车市的走向,上海大众华中分销中心副总耿少锋认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汽车消费进入普及期的阶段,汽车的刚性需求是个阻挡不住的潮流。”

东风日产郑州威达(图库论坛)专营店总经理刘占力同样对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去年车市出现了‘井喷’行情,很多客户因为无车可提或者车价相对坚挺等因素,还未来得及购车,也就是说潜在的巨大购车需求仍然没有完全释放,而这些需求会支撑着2010年车市继续保持着一个比较好的增长速度。”“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将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标志性消费品。”吉利河南新汇通公司总经理徐树认为,今年的市场增幅会在20%左右,“2010年整体上来讲用户刚性需求在扩大,**加经济的拉动因素继续存在,今年整个形势一定是不错的。”

从记者采访情况来看,汽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车市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今年车市依然会保持持续的向好态势,只是今年车市增速将相对于去年有所减缓。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经过去年车市的增长,基数变大了,今年增长速度肯定会放缓,预计增幅为11%~12%,整体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相关文章:年底车市不降价 全年1300万辆无悬念

车价:走跌还是坚挺

2009年国内车市持续产销两旺,使得这一年车市鲜有降价促销活动,尤其到年末时,更出现了市场售价“回归”厂家指导价的情况。那么,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车价问题,2010年是继续坚挺还是会看跌呢?

“今年车价的走势还要由车市的供需情况来决定,但从目前形势来看,今年上半年车价会相对比较稳定,下半年车价的走势目前还难以预测。”耿少锋分析认为,农历春节前夕这段时间都属于车市的旺季,尤其是今年的1、2月份,购买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再加上目前车市中现车资源依然很紧张,汽车厂商手中都积压了大批订单,这些订单也需要慢慢消化,这些因素都使得上半年车市出现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徐树也认为,今年车价是降还是坚挺,还要看各汽车厂家今年制定的产销任务目标,“由于2009年市场好得超出所有人预期,这大大刺激了各汽车厂家扩大产能的热情,这使今年各厂家产销目标都会大幅提升。产量增长如果超过市场需求增幅,那么,就会使得市场供过于求。”

事实上,由于对2009年车市的误判,多数厂家生产准备不足,吃了大亏。“2010年无论如何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这已经成为几乎全部汽车厂家的共同想法。于是在2009年“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的汽车厂家纷纷调高今年的销售目标,如2010年上海汽车的产销目标为300万辆,将比上年增长13%;东风汽车将2010年公司销售目标已锁定为100万辆;日产汽车也宣布,包括英菲尼迪在内,2010年日产品牌汽车在中国的销售目标,将达到85万辆,其中东风日产今年的销售目标设定为60万辆;吉利汽车2010年的销售目标“初步”定为40万辆;自主品牌江淮汽车更将其2010年产销目标锁定50万辆,其中乘用车30万辆,欲实现同比150%的增长。(相关文章:一车难求 年末车荒潮致车价普涨数千元)

当各品牌汽车厂家纷纷扩充产能、扩充网络之后,国内市场上现车供应会变得更加充足,2009年车市呈现的供需紧张的局面将会得到扭转,这意味着今年车市中“一车难求”的局面将不会再继续,降价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去年由于**和车源紧张等因素影响,‘常规’的价格战并没有出现。”一位车商坦言,从消费心理看,车源越紧张就会有更多消费者去购买,为此,不少消费者在价格坚挺的情况下往往抓紧时间买车。但如果今年厂家产销目标过于乐观,而在现行模式下,很多厂家会把库存的压力转嫁到4S店方面。车商库存压力过大,经销商很有可能为了销量而在价格上出现松动,从而加剧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导致市场价格战爆发。“这种状况在今年下半年并非没有可能出现。”这位人士说。

版权声明:工控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