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10时,记者驱车赶到位于金华、绍兴、台州三市交界的磐安县尖山镇时,映入眼帘的磐安工业园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满载各种软管的一辆辆货车从一家家厂区内开出,沿着宽阔的道路驶向远方;一台台推土机、挖掘机在黄土丘陵间紧张作业,运输汽车来回穿梭;或骑自行车或骑摩托车的村民行色匆匆,淹没于一幅幅巨型广告牌下……即便个别尚未拆迁的房屋静默于黄土堆,其灰墙黛瓦上爬满的青藤也透着无限生机。
当地人说,作为金华最东部镇,地理位置特殊的尖山自唐朝起即成为盐道、茶道必经地,有过“家家开旅馆、户户开饭店”的辉煌。不过和今天比起来,盐茶古道已慢慢消逝于人们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小软管牵引连接大世界的自豪与荣耀。
1979年,全国第一根自主研发的洗衣机PVC缠绕进排水管在尖山诞生。20多年后,该镇从一根软管开始,逐渐发展成了“中国塑料软管城”。从2001年开始创建的磐安工业园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去年工业产值达到5.7亿元,税收达到1578万元,并切实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软管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尖山塑料软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而最令人惊叹的是,这部创新史里的领军人物,大多都是当地的农民。
今年59岁的周洪其,是尖山镇里光洋村的一位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手里握有三项发明专利。他是磐安县第一代个体塑料软管企业主。2002年,因靠“老皇历”过日子导致企业差点倒闭的他再次自主创业,研究出了一种透水不透气的密封条。此前,该产品在世界上只有美国一家公司能够生产。打破了国际垄断的周洪其,很快被全球500强企业“伊莱克斯”相中,双方一次性签订了10年的供货合同。
还有同样是农民的周锦彪和张德新。周锦彪研制出的无毒水管像神奇的魔盒,水流经过该管道后就能达到饮用标准,已通过英国皇家检测中心104项指标认证;张德新也很“牛”———进入太空的“神五”里面有根管子出自其手,问及安装在何处,他说“这属于高度商业机密”。 生态县里的生态工业园
“中国塑料软管城”自然需要工业园区作依托,那么紧随其后的会不会是环境恶化?担心是多余的,跟塑料软管打了20多年交道的尖山人知道,塑料软管的生产是将塑料粒子溶化,然后定型、冷却制成管子,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基本不产生污染。
“磐安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作为县里唯一的省级开发区,我们一开始就坚持了生态园区的建设理念。”磐安县委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和尖山镇党委书记的陈峰齐介绍。
“软管城”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尖山管头村的名声早已在外,不过游客们大都把它称为“乌石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告诉记者,园区内企业有客户来时,都愿意来吃管头村的农家饭、住农家屋。
在一家塑料厂当仓库管理员的藤潭岗村村民杨孝中说,10多年前大家就靠种田生活,连生活费都成问题,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园区建设工地或企业里上班,而且还享受失地保障,生活非常宽裕。
坐在一旁的贵州青年张耀面露羡慕。“我已经让哥哥来尖山打工了,这里收入不错,老板待我们很好,说明我从天台转来尖山是正确的选择”。说这句话的时候,张耀眼中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本报记者 杨振华 陈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