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机械化为设施农业加力
发布者:28873738  发布时间:2013-02-19 15:52:56
初秋时节,在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菜大观园, “高新品种展示温室”内绿意盎然,“番茄树”、“立柱栽培”、“现代工厂化育苗生产线”,令人大开眼界。在中国农机化协会主办的设施农业装备演示活动上,移动式精准喷药机、蔬菜嫁接机、设施作业采摘车、便携式微型耕耘机、育苗播种生产线等新颖的设施农业机械,既充分利用了温室设施空间,又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产品产出效率,充分显示出设施农业机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司提供资料, 2010年我国园艺设施面积超过350万公顷,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超过80万公顷;生猪、蛋鸡、肉鸡、奶牛和肉牛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4.5%、78.8%、85.7%、46.5%和41.6%。设施农业产量和效益获得很大提升。2010年设施蔬菜总产量超过1.7亿吨,占蔬菜总产量的25%。规模化养殖场猪肉、牛奶产量分别达到3270.9万吨、1662.6万吨。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研究员齐飞认为,市场、装备、技术是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3个关键要素,要达到市场需求、装备水平、技术适应三者之间的平衡。可见,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认为,我国设施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设施品种繁育设备、设施栽培管理设备、营养和植保设备、温室设施设备以及设施农机具为主的设施园艺装备体系;以规模化饲养设备、养殖管理和标志设备、畜禽舍冲洗消毒设备、环境调控设备以及粪污处理设备为主的设施养殖装备体系;以工厂化基础设施、水质检测及处理设备、精准饲喂设备、产地保鲜设备为主的设施水产装备体系。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种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成熟、高效的农机装备:一是使用大棚微耕机替代传统小手扶,通过增加耕深,提高土壤的破碎率,改善土壤的墒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规模。二是使用微滴灌设备及与之相配套的相关设施,通过节水灌溉,合理施肥,节约用水,减少环境污染。三是采用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蔬菜生产的用药量,主要包括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解决环境杀虫;使用防虫网,防止虫蛾进入棚内;使用脉冲式烟雾机,降低棚内温度,防止病害发生。四是通过使用蔬菜移植机,蔬菜苗实行机械化移栽,减少用工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从业者素质待提高

  “当前制约设施农业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设施农业配套机具滞后。目前,许多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因此,迫切需要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具,把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北京市大兴区植保植检站的贾淑芬说。

  设施农业生产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比大田作业更累。如在冬季温室的日常管理中,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非常大。现在很多温室保温被卷展仍然靠人工爬到顶部,早晨将其拉起,下午再一个个放下。这样就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人工作业强度大,卷展过程中需要爬上爬下;二是人工卷展时间长,使温室内光照时间减少,降低了温室温度;三是容易出现因雨雪天气或绳子断开的安全事故,直接影响温室的日照时间和规模经营。大棚卷帘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与人工卷帘相比,大棚卷帘机提高了劳动效率,能有效地节省劳动力;能缩短卷放防守覆盖物的时间,从而能使得大棚获得相对长的光照时间,缩短棚内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卷帘机用力均匀,延长了覆盖物的使用寿命。

  根据实地试验测试,一个70米长的温室,人工卷放一次需要2.5小时,而机械卷放一次仅需用20分钟,每个温室每天卷放一次可节省0.3个人工日,每年平均每个温室卷放保温帘的天数约160天,每个温室每年机械卷帘比人工卷帘可节省66个人工日。

  当前正值设施农业生产作业旺季,播种、植保等设施农业装备使用率很高。但是,由于设施农业生产从业者素质较低,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接受能力较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园区属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配套设施都是高端的,但是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影响了高端设施功能的发挥。这也成为制约我们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青海省大通县丰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产主管严海龙对此深感无奈。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当记者踩着泥泞走进江苏省盱眙县河桥镇三元村蔬菜种植大户张井季的蔬菜大棚时,他正在给蔬菜进行人工施肥,双手沾满泥巴,辛苦写在脸上。他告诉记者,他有47个蔬菜大棚,种植、采摘蔬菜主要靠人工。购买一台自动施肥机需要几万元钱,这对于年收入只有十几万元钱的张井季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设施农业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产业,而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个体农户占绝大多数,投资能力有限。记者在各地采访时了解到,个体农户的大棚一般比较简陋,一些大棚仅配有卷帘机、草帘、杀虫灯、黄板诱杀等设备,一些大棚除了框架外,只有草帘一种设备,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

  “购买力不足是制约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根本因素。就拿工厂化育苗设备来说,我国工厂化育苗技术已经成熟,工厂化育苗不仅省工省时省地,而且能够确保育苗的安全性、可靠性,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主要原因就是一次性投入太大,达到一定规模需要几百万元的投入,一般农户根本投资不起,购买我们设备的主要是种粮大户和专业化育秧企业。”浙江省台州市一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如宏告诉记者。

  在此次设施农业装备演示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一台小型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要3万多元,一台小型自动喷药机要1万多元,这对于小农户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提高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需要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充分满足农户对农机的需求。

  近几年尽管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缺乏长期的投资主体,无法解决大棚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问题,因此需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投入机制。此外,国家给设施农业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还嫌不足。不过,随着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扩大,一些地方已将设施农业机械如微耕机械、冷库、植保机械、增氧机、孵化机等纳入购机补贴范围,这对于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工控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