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64HRC深层淬火高刚度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
64HRC深层淬火高刚度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
产品价格:¥300
上架日期:2021-10-19 09:53:12
产地:洛阳
发货地:洛阳
供应数量:不限
最少起订:1套
浏览量:760
资料下载:点击下载
其他下载:zdzlm
详细说明
    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驱动齿轮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动力传输的作用,其服役环境复杂。从动齿圈传递内燃机产生的扭矩,同时承载交变应力,且承受轴系振动产生的动载荷,故其制造过程复杂,工艺要求较高。本文是洛阳东轴 主要研究了交叉滚子轴承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车齿圈感应工艺的开发。

    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技术参数及要求

    该转盘轴承从动齿轮淬火要求硬化层深3~5mm(进出口端硬化层深≥1mm即可),硬度55~64HRC。感应淬火过程中,频率和功率是其硬化层深和金相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


    滚动体十字交叉排列的设计

    直线滚道的设计必须遵循轴承钢加热的集肤效应、环流效应、邻近效应、狭缝效应和导磁体的“驱流”效应。
    转盘轴承的截面内部圆柱滚子单排成十字交叉垂直分布,呈等高线分布在滚道周围,此为轴承高载荷效应和负游隙应,如图1a所示。在轴承断面的密封圈附近有灰尘颗粒靠近时,或渗入到滚到里面,滚动体分布即发生改变,即邻近效应,如图1b所示。此现象带来的后果是圆柱滚子卡死,终集中轴承滚道i面,边界形成旋转缓慢状态,因为大部分灰尘颗粒会在轴承端面中向工件表面移动。灰尘介入时,其附近传动力将向表层区域转移,这就是所谓的驱流效应及狭缝效应,如图1c所示。当线圈表面集中有大量颗粒时,其与被感应工件的耦合效果会非常明显,如图1d所示。

    该交叉滚子轴承的工艺设计

    根据技术要求,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轴承淬火工艺参数,然后通过金相及硬度分析,确定工艺可行性。
    (1)载荷
    热渗透深度D与轴承硬度的关系见式(1)。

    D=500/f1/2   (1)

    为保证轴承套圈满足工艺要求,热处理过程中的热渗透深度D必须大于齿圈淬硬层深度d,即
    D >d   (2)

    将式(1)代入式(2)得
    500/f1/2> d   (3)
    f<250000/ d2    (4)

    由式(4)推导可得感应过程中轴承钢度的上限值。由上述推导结果可以看出,轴承加热渗透深度与轴承成反比。某些偶发的严重失效现象如断齿,是由齿圈的脆性形变造成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淬穿,因此理论上电流频率也存在一个下限值。理想状态下ΔP<0.4kW/cm2,此时D与d应满足式(5):

    d >0.25D    (5)

    原因是当工件的淬硬层深度较浅时,感应器功率损耗ΔP 较大,此时要求传动输出功率稳定性较好。
    将 D=500/f1/2 代入式(5)得
    d>0.25×500/f1/2
    d2>15625/f
    f>15625/d2        (6)
    由此可得感应电流可选频率范围为
    15625/d2<f<250000/d2   (7)

    根据轴承套圈技术指标,内齿圈淬硬层深为3~5mm,取中限4mm,由此可推导出电流频率的范围为0.977~15.625kHz,取中限可得理想轴承为8.301kHz。
    (2)功率 
    若轴承固定,感应淬火时齿圈次表层的加热速率与转速成正比。当设定轴承转速8~10kHz时,功率密度ρP、淬硬层深度d和时间t的关系见表1。
    表1 设定轴承转速为8~10kHz时,淬硬层深度、功率密度与时间的关系

    在感应淬火过程中,根据上述数值,推算出关系式(8):

    P=SρP/η0η1      (8)
    式中 η0——变压器效率,一般为0.8;
    η1——感应器效率,一般为0.8;
    ρP——功率密度(kW/cm2);
    S ——感应表面积(cm2);
    P——电源功率(kW)。

    根据齿圈技术指标,取有效硬化层深中限3mm。根据图1,可以推算感应淬火的功率密度ρP=0.56~0.7kW/cm2。过程中测得齿圈感应表面积为48cm2,代入式(8)计算转速为P电=44.25kW。

    工艺可行性验证

    根据上述计算,首先确定了齿圈感应淬火的基本参数,对齿圈进行淬火后,还需对其进行有效硬化层深与金相组织进行分析,以确定工艺可行性。
    (1)有效硬化层深度与表面硬度
    采用显微硬度梯度法测定试样有效硬化层深度与表面硬度,其结果见表2。
    表2 感应淬火后齿圈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及硬度
    图片
    齿圈经感应淬火后,其上中下各部位的表面硬度、有效硬化层深均满足技术指标,且接近于理论计算的4mm。
    (2)金相组织
    除显微硬度梯度检测外,还需结合试样的金相组织来判定感应轴承淬火工艺是否合理。感应淬火后,试样的显微金相组织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试样显微金相组织

    从图3可以观察到,经感应淬火后,齿圈表层各部位均已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其疲劳性能,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备注:

    本文主要探讨了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动齿圈感应器的设计、感应工艺的理论分析两个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有效硬化层深与金相分析验证了上述工艺的可行性。结合齿圈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计算,可以确定齿圈感应淬火的合理工艺参数为:电流频率8.301kHz,电源输出功率44.25kW。
    采用显微硬度梯度法测定试样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和表面硬度,结合金相组织分析,最终确认了理论计算所得参数的可行性。
    驱动齿轮箱是内燃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动力传输的作用,其服役环境复杂。从动齿圈传递内燃机产生的扭矩,同时承载交变应力,且承受轴系振动产生的动载荷,故其制造过程复杂,工艺要求较高。本文主要研究了某内燃机车齿圈感应工艺的开发。

    技术参数及要求

    某型机车从动齿轮淬火要求硬化层深3~5mm(进出口端硬化层深≥1mm即可),硬度55~64HRC。感应淬火过程中,频率和功率是其硬化层深和金相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


    感应器的设计

    感应器的设计必须遵循感应加热的集肤效应、环流效应、邻近效应、狭缝效应和导磁体的“驱流”效应。
    无导磁体感应器的截面内部交流电流分布,呈等高线分布在感应器周围,此为集肤效应和环流效应,如图1a所示。在通电的线圈附近有导体靠近时,电流在感应器内分布即发生改变,即邻近效应,如图1b所示。此现象带来的后果是,电流最终集中在感应器边界最终形成平衡状态,因为大部分电流会在感应器中向工件表面移动。导磁体介入时,其附近电流将向表层区域转移,这就是所谓的驱流效应及狭缝效应,如图1c所示。当线圈表面集中有大量电流时,其与被感应工件的耦合效果会非常明显,如图1d所示。

    图1  感应器设计

    根据如上原则,设计了机车从动齿圈感应器,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 从动齿圈感应器


    感应工艺设计

    根据技术要求,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感应淬火工艺参数,然后通过金相及硬度分析,确定工艺可行性。
    (1)频率
    热渗透深度D与频率f的关系见式(1)。

    D=500/f1/2   (1)

    为保证齿圈满足工艺要求,热处理过程中的热渗透深度D必须大于齿圈淬硬层深度d,即
    D >d   (2)

    将式(1)代入式(2)得
    500/f1/2> d   (3)
    f<250000/ d2    (4)

    由式(4)推导可得感应过程中电源频率的上限值。由上述推导结果可以看出,感应加热渗透深度与电流频率成反比。某些偶发的严重失效现象如断齿,是由齿圈的脆性形变造成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淬穿,因此理论上电流频率也存在一个下限值。理想状态下ΔP<0.4kW/cm2,此时D与d应满足式(5):

    d >0.25D    (5)

    原因是当工件的淬硬层深度较浅时,感应器功率损耗ΔP 较大,此时要求电源输出功率稳定性较好。
    将 D=500/f1/2 代入式(5)得
    d>0.25×500/f1/2
    d2>15625/f
    f>15625/d2        (6)
    由此可得感应电流可选频率范围为
    15625/d2<f<250000/d2   (7)

    根据齿圈技术指标,内齿圈淬硬层深为3~5mm,取中限4mm,由此可推导出电流频率的范围为0.977~15.625kHz,取中限可得理想电流频率为8.301kHz。
    (2)功率 
    若电流频率固定,感应淬火时齿圈次表层的加热速率与电源功率成正比。当设定电流频率8~10kHz时,功率密度ρP、淬硬层深度d和时间t的关系见表1。
    表1 设定电流频率为8~10kHz时,淬硬层深度、功率密度与时间的关系
    图片
    图片
    在感应淬火过程中,根据上述数值,推算出关系式(8):

    P=SρP/η0η1      (8)
    式中 η0——变压器效率,一般为0.8;
    η1——感应器效率,一般为0.8;
    ρP——功率密度(kW/cm2);
    S ——感应表面积(cm2);
    P——电源功率(kW)。

    根据齿圈技术指标,取有效硬化层深中限3mm。根据图1,可以推算感应淬火的功率密度ρP=0.56~0.7kW/cm2。过程中测得齿圈感应表面积为48cm2,代入式(8)计算电源功率为P电=44.25kW。
    图片
    工艺可行性验证

    根据上述计算,首先确定了齿圈感应淬火的基本参数,对齿圈进行淬火后,还需对其进行有效硬化层深与金相组织进行分析,以确定工艺可行性。
    (1)有效硬化层深度与表面硬度
    采用显微硬度梯度法测定试样有效硬化层深度与表面硬度,其结果见表2。
    表2 感应淬火后齿圈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及硬度
    图片
    齿圈经感应淬火后,其上中下各部位的表面硬度、有效硬化层深均满足技术指标,且接近于理论计算的4mm。
    (2)金相组织
    除显微硬度梯度检测外,还需结合试样的金相组织来判定感应淬火工艺是否合理。感应淬火后,试样的显微金相组织如图3所示。


    图3  试样显微金相组织

    从图3可以观察到,经感应淬火后,齿圈表层各部位均已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其疲劳性能,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XSU 140744型号转盘轴承从动齿圈感应器的设计、感应工艺的理论分析两个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有效硬化层深与金相分析验证了上述工艺的可行性。结合齿圈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计算,可以确定齿圈感应淬火的合理工艺参数为:轴承转速8.301kHz,电源输出功率44.25kW。

    采用显微硬度梯度法测定试样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和表面硬度,结合金相组织分析,最终确认了轴承所得参数的可行性。


在线询盘/留言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我们原则 上建议您选择本网高级会员或VIP会员。
    企业信息
    洛阳东轴轴承有限公司
    会员级别:家家通数字营销版
    ------------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赵经理(先生)
    联系电话:0379-64850932
    联系手机:13700810892
    传真号码:0379-64850932
    企业邮箱:1109262862@qq.com
    网址:lydzbearing.jdzj.com
    邮编:471003
    推荐供应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