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DR10-5-52/200YM
DR10-5-52/200YM
产品价格:¥1
上架日期:2016-09-06 14:04:07
产地:本地
发货地:厦门
供应数量:不限
最少起订:1个
浏览量:25
资料下载:暂无资料下载
其他下载:暂无相关下载
详细说明

     DR10-5-52/200YM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国际机器人产业形势
      DR10-5-52/200YM工业机器人成为制造业革命核心。全球面临制造模式的巨大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于传统制造业产生颠覆式影响。国外发达国家纷纷谋划、部署,力图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中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人口红利到期,高成本、低附加值,资源环境无以为继,导致中国传统的制造模式和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亟需转型升级。用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是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2.服务机器人走进生活各个领域。服务机器人是当今前沿高技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服务机器人是指除从事工业生产以外的一大类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在日常生活和公共场所中,服务机器人正逐步成为更加贴近人类的工具,在应对高龄化社会、解决劳动力下降、实现安心安全社会、创建便利和幸福的生活环境等诸多问题中发挥作用,走进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医疗康复、养老、公共社会服务以及家用等方面,由于强烈的需求拉动,相关机器人产品一经面世就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4%以上的复合增速,2014年至2017年间将有超过3000万台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将被销售,13万台以上的专业服务机器人被安装使用。2007年,比尔·盖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撰文《家家都有机器人》,预计机器人将像电脑一样,走入千家万户。目前,餐饮机器人已开始服务于寻常餐馆,清洁机器人已走进百姓家庭生活,由机器人组成服务团队的酒店也已经正式营业,服务机器人正在改变人类生活。
      3.机器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依托以物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机器人作为核心智能感知和作业单元,建立数字化智能无人工厂,实现与加工、装配、物流、仓储等生产作业系统的泛在感知与无缝集成,正在悄然使制造业模式发生颠覆性变革。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促进了整个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产品信息化的融合,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从而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软实力,形成产业级别的优势提高。
      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系统可以实时获得现场的环境信息和机器人自身的运行状态,通过对机器人进行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可方便地实现对各机器人设备的异地监控与维护,保障机器人的可靠性运行;云数据技术为机器人进行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充分条件,可以让机器人在作决策时优选方案;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相互学习和共享知识,突破单个机器自我学习的局限性。
      4.机器人将带来万亿产业盛宴。麦肯锡咨询公司将机器人列入影响未来的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并预测到2025年,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可创造1.7万亿到4.5万亿美元的产值。其中,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将创造6000亿到2万亿美元的产值;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将创造6000亿到1.2万亿美元的产值;在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将创造2000亿到6000亿美元的产值;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将创造2000亿到5000亿美元的产值;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将创造1000亿到2000亿美元的产值。
     机器人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全球资本巨鳄纷纷进入,谷歌目前已经收购了9家机器人产业的公司,力求改变机器人产业的格局;日前,阿里巴巴、富士康在日本联合宣布,将向日本软银(SoftBank)旗下的机器人公司SBRH分别战略注资145亿日元(约合7.32亿元人民币),力推人形机器人Pepper;三星、松下等公司也纷纷加速在服务机器人产业布局。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概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2.5万台,较2013年增加27%;中国销售5.6万台,较2013年增加54%,约占全球市场份额25%,持续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本土企业销量为1.6万台。
      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求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政策支持和“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趋势共同推动着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向来是日、美、欧优势明显的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并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
      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800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40余家具有机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值已超过600亿元,在机器人行业仅位于ABB、FUNAC之后,位列全球第三。全国各省市地区正在建设和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机器人应用则遍及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泛半导体、塑料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在一些低端制造和劳动密集行业机器人更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市场。
      以新松机器人为例。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新松机器人产品线包括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五大类70余种机器人产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移动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国际领先,服务机器人即将形成公司新经济增长点。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国家战略。国外发达国家纷纷谋划、部署制造业全新发展战略,美国提出“重新回归制造业”,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等制造业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等政策,都是希望通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制造业竞争格局,实现制造模式变革。
      同时,服务机器人也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欧盟启动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火花”计划,预计到2020年将投入28亿欧元研发民用机器人。韩国政府公布“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计划于2018年将韩国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规模扩大至20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成为全球第三大机器人强国。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包括:《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十二五”发布了“服务机器人白皮书”,国家工信部发布了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意见2013年(511号文件)等。
    联系人:小费
    QQ:2851759102
    邮箱:2851759102@qq.com
    传真:0592-5580710
    电话:0592-2350124
    手机:18050025437

    TREND AURORA DUET ( HP/Agilent N1725A-011 )    
         
     ULTICOM PC0200 8 Links SS7 T1/E1/J1 330113A00B02 REV F0    
         
     Synergy Microsystems V21 Board    
         
     MIZAR 7710 VIDEO Board 7710-00011-01 REV-W    
         
     Fast Ethernet SFP Network Upb Module A-1180 AT11804    
         
     ORIENTAL MOTOR SUPER VEXTA 5-PHASE DRIVER UDX5114N    
         
     ATRICA AT20099 8PORT 100BASE-LH FAST ETHERNET 40KM ACCE    
         
     VME/4400 SUB-ALG UNIT 4S082-006-1    
         
     ATRICA AT20105 8PORT 100BASE-LX BIDI SSF 10KM ACCESS    
         
     ATRICA AT20106 8PORT 100BASE-LH BIDI SSF 40KM ACCESS    
         
     MITSUBISHI INVERTER FR-PU03E FR-A024-0.4K    
         
     YASKAWA ELECTRIC ADE-4C2C CONTROLLER 4S585-873    
         
            PCI-X-133 MTPB23108-CE128 DUAL PORT Infiniband HBA     
         
     RADVISION L2W-323P Conferecing Unit L2W-323 P    
         
     RADVISION L2W-323/4E Conferecing Unit L2W-323    
         
     JAE 6 Axis Vibration Measurement Unit JNP-003 4S585-505    
         
     CONSULTRONICS DLS 200 ISDN WIRELINE SIMULATOR ASIS    
         
     RADVISION L2W-323 Conferecing Unit L2W-323/4E 55280-A    
         
     Imperative Networks 802 fibre channel switch    
         
     RADVISION MCU-323/16X Conferecing Unit MCU-323    
         
     RADVISION L2W-20/4E Conferecing Unit L2W-20     
         
     XSUNX NA2-16D AREA SENSOR    
         
     Yaskawa Linear Motor Con CLSR-A504-N2SB 4S061-666-1    
         
     YASKAWA CIMR-XCAA21P5 VS mini DRIVE    
         
     RADVISION L2W-323/4X Conferecing Unit L2W-323 /4X    
         
     RADVISION L2W-323A/8X Conferecing Unit L2W-323A /8X    
         
     SONY DPR-LS12 EP-GW LASERSCALE BD91A BLADE CMP3451    
         
     DENSO PZTDRIVER OF NIKON 4S586-274    
         
     CONDOR CPCI-204-1203 P.S CISCO IP/VC 3540 SCOPIA 400    
         
     RADVISION L2W-323/4E/4X Conferecing Unit L2W-323    
         
     MELLANOX MTPB23108-C Infiniband HBA TopSpin MTPB23108    
         
     HP 10897B LASER AXIS VME BUS BLADE    
         
     DIGITAL FLAT PANEL FP-VGA 260S-CE    
         
     188A2L640A TIMER BOARD P/N EA16004292    
         
     TDK NOISE FILTER ZRGT2210-M EMC FILTER FOR AC POWER    
         
     RADVISION MCU-323/20 Conferecing Unit MCU-323    
         
     CISCO IP/VC 3520 VIDEO GATEWAY W/ MW-V.35-2T NEW    
         
     RADVISION MCU-323/20 CONFERENCING UNIT MCU-323    
         
     MELLANOX MTEVB23108-C02 Infiniband HBA PCI-X MTEVB23108    
         
     LAMBDA POWER SUPPLY ULTRAFLEX SERIES 400 WATT UAZ1JP    
         
     XSUNX NA2-16P AREA SENSOR    
         
     RADWARE WEB SERVER DIRECTOR DS 5GB 16FE 256MB VER 8.15    
         

     

在线询盘/留言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我们原则 上建议您选择本网高级会员或VIP会员。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