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我们面临的压力更多,有来自与政策的压力、环境的压力,社会责任的压力,我们高能耗导致的成本压力,包括媒体监督的舆论压力,这些都使得企业不得不去想如何能够高效的生产,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我们开始谈到能源危机的时候,在早期人们往往是说我们要节约、紧缩来应对能源的缺口。随着技术的创新,人们看到,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减少排放。这也正是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所尊崇的一个宗旨,对施耐德电气来讲,节能不以为着不去用能,也不意味着减少生产,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是希望能够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技术手段,能够达到节能减排,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现状,要提出一些不同的解决方案。光是提出解决方案还不够,我们还应有手段,持续的来监督节能减排效果,使企业可以真正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我们看一下施耐德电气在这个领域做的一些探讨。经过多年的努力,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方案基本覆盖了主要的工业领域,除了重工业以外,我们在食品饮料、烟草和其他领域也都有很多的尝试,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下面简单说一下我们的理念和几个步骤。我们是针对企业现状从评估开始,然后会针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和现状比较达到的目标,提出一个我们可以做的建议、节能减排的方案,我们和专业公司共同来帮助企业做实施,之后会鉴定结果,利用我们基于云平台上的节腾增效解决方案平台,能够实现能源的时时可测量,这样可以确保企业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电情况、能耗消耗能够,运营能够,保证随时可以做优化,可以让企业节能减排方案得以持续,让企业可以持续不断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成绩。
下面说两个案例。首先说拉法基水泥厂,这是一个全球著名的水泥生产厂家。我们拿一个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来讲。如果0.7元一度电,那一年就会节约150万人民币。这个项目的投入和回报时间是一年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在市场,能够一年半收回投资的项目也是不多见的。所以说节能减排不止是为我们的环境、地球做贡献,同样也为企业家的钱包做贡献。
另一个案例也是在重工业领域的钢铁企业,我们也在做一些尝试。例如一个千万吨的厂,每吨的能耗可以降低3%,也就意味着年节约1.8亿人民币。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回报是非常高的。与此同时,我们还为钢铁厂建立了一整套基于云平台的能源坚实系统,可以让他们不停的去调整、优化、改进。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施耐德电气在工业节能领域做了很多的尝试,我们也培养了团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就像一棵小树,我们在不断的成长。我们也希望这只是施耐德电气自己的一棵绿色树,就像刚才王小康董事长说到的那样,这个市场很大,机会很多,我们要和所有的企业在政府的领导下,通力合作,种出更多的小树,把市场的蛋糕做大,让绿树成荫。在协会的领导下,我们也希望和各个企业在政府支持,专家指导下,共同努力,让绿色节能成为未来的一个绿色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