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电话同时通话。对端电话保持有说话声(本地解码器保持一定的繁忙程度),用测试机一直ping被测设备的以太网地址,并运行EtherReal工具软件,抓取被测设备发送到对端的RTP包,计算出RTP包的时间间隔及抖动的统计值,同时观察通话语音质量,本设备和对端设备每隔5秒发送RTCP协议的发送者报告,分段丢包率是在发送者报告中给出的统计值。
测试说明
空闲时(未建立通话),被测设备处理器占用率为20%;
通话时打开回波消除,延迟环节设定为1ms延时;
关闭静音压缩;
对端VoIP设备采用独立的DSP芯片(MindSpeed:M82510-14);
网络环境为100BASE-TX以太网,传输延迟小于1ms。
测试结果
时间间隔、抖动及分段丢包率分析: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每种编码的语音包到达对端的时间,都比规定的时间要提前零点几个毫秒,这应该是本设备的DSP处理程序为对端的DSP提前预留了处理时间,产生抖动可能是受被侧设备系统任务切换时间影响。因为对端设备也在向本端发送RTP包,这就需要本设备的以太网任务、IP协议栈和DSP任务来处理,所以,语音接收和发送过程争抢CPU时间,从而造成小的抖动,而以太网交换机转发过程所造成的抖动应该可以忽略。
结论:由时间间隔和丢包率可见,被测设备没有因为忙而产生延迟或丢包现象,在测试条件下处理器能力仍有富余,抖动是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
语音质量
分析:如表2所示,测试中G723.1编码的语音效果有些问题,即对端听本端的声音效果很好,这可能是因为Inb的SP模块与MindSpeed的DSP芯片的某个编解码参数不同,毕竟其他编码方式没有这一问题,所以G723.1的语音质量给了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