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际标准
2007年,中控全线突破。年初,中控获得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改造工程”项目的合同,标志着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全面进入高端市场及大型石化项目。
“很难,压力太大。”施一明对当时情形记忆犹新,中石化曾“警告”中控集团:“若失败,十年之内别想再进入中石化”。
一年后,中石化武汉分公司自动控制系统成功投运。随后,中石化北海、塔河、安庆、长岭、川维、茂名、扬子、石家庄等分公司相继与中控集团签订大单,而北海石化项目更为“国产自动控制系统首次进入千万吨级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的联合装置”。
早在2005年底,中控集团制定的工业通信网络标准EPA(EthernetforPlantAutomation)便正式被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为国际标准,实现中国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约1.6万项国际标准中,国外机构的制定占比为99.8%,即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足2‰。
“可以说,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已经没有中控做不成的项目。”曾负责中控集团海外业务拓展的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海斌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不仅如此,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外,中控集团在伊朗、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及非洲国家也取得不俗业绩。
此外,俞海斌统计,目前中控集团在国内控制系统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0%,使“霍尼韦尔在我国市场的报价降低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