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深入地认识
生产力运
生产力经济学
动的
客观规律。
生产力经济学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在
中国诞生的。20世纪50年代,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
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动力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60年代初期,为了总结
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一批学者呼吁研究社会
生产力自身的运动规律,并有一系列讨论社会
生产力内在矛盾和特殊规律的文章问世。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研究活动中断。70年代后期,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得到恢复和发展,并终于在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创立了这门新兴
学科。
生产力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组合方式、存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
理论经济学,但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作为
理论经济学,它同政治经济学有共同之处。例如,它们的基本特征都是运用科学的抽象,分析研究经济过程的一般规律性,共同构成其他经济
学科的理论基础。但是,二者又有显著的区别,主要是:在生产方式这个统一体中,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对象,联系着
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而生产力经济学则以生产力为对象,联系着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作为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经济
学科,
生产力经济学同技术经济学、
规模经济学、生产布局学等应用经济学科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要从各门应用经济
学科中吸取理论营养,探索合理组织社会生产的途径;区别在于,它只为各门应用经济学科提供一般的理论、方法和原则,而不提供只适合某一应用经济学科的
特殊理论、方法和原则,更不代替它们进行专门性的探讨和论证。
生产力的构成因素
作为社会
生产力的细胞形态,生产力因素是研究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生产力因素中的实体性因素包括三项:①劳动者;②劳动手段;③
劳动对象。
生产力因素中还有渗透性因素,亦称附着性或媒介性因素。其特点是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上,渗透在这些因素之中,或联结在这些因素之间,通过改善这些因素的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发挥作用。这类因素是在
生产力发展程度较高的阶段才产生和独立出来的,包括四项:①科学,②技术,③生产信息,④现代教育。
生产力因素中的运行性因素,指广义的和现代的生产管理。
社会
生产力是特定的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的组合方式下形成的有机总体,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侧面的巨大系统。社会
生产力系统有四种基本的组合方式:①
质态组合方式,亦称属性组合方式。指
生产力诸因素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的联系状态。作为单个因素之间的适应,这是一种技术性联系,即
生产力诸因素(诸环节)之间互相提供生产条件、互相进行实物补偿的“
投入产出链”。作为诸因素总体的适应,这是一种经济性联系,即社会
生产力系统各大领域之间按社会必要劳动量相互进行
价值补偿的“
投入产出链”。两种联系是统一的。②量态组合方式,亦称数量组合方式。指
生产力诸因素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客观要求的数量配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
生产力诸因素或诸环节为形成某种具体的生产力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另一种是生产力诸因素为在某一
经济实体内形成有效的生产力所需要的聚集程度,即规模。两种表现形式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前者是相对量,从分解的角度考察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后者是绝对量,从综合的角度考察诸因素的聚集规模。③时间组合方式。指
生产力诸因素进入或退出生产力系统运行过程在客观上要求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在运行中所持续的时间长短。这是每个
生产力因素为其他因素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为整个生产力系统发挥总体功能提供条件所需要的一种时间安排。现实中至少存在三种基本的时间组合:劳动者因素与
生产资料因素的时间组合,劳动手段与
劳动对象的时间组合,
基础设施与制造设施的时间组合。④空间组合方式。指
生产力诸因素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地域上的分布和联系状态。空间组合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解决某种产品的生产对某种生产条件的依赖,即“指向性”问题;有利于解决两个以上地区的
生产力因素之间互相补偿的关系以及运输手段与信息手段对地理距离和运行时间的影响,即“经济互补性”和“时空收缩度”问题;有利于解决某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对其他生产的连锁关系,即“
乘数效应”问题;有利于解决在哪一地区配置(或停止)哪种生产最合算,即“
比较利益”问题。
生产力经济学还研究上述组合方式的制约因素和整体效益问题。
社会
生产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条件包括三大部分:①自然条件。②生产关系方面的经济条件。③非经济的社会条件,包括人口状况、上层建筑等。
生产力经济学正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时期,它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在一些基本理论方面存在着不同观点,如在构成因素上,至今仍有“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多因素论”的分歧;在组合方式上,有“系统论”与“非系统论”的分歧;在
生产力规律上,除了有是否属于
经济规律、有无生产力基本规律、其内容是什么的分歧以外,在有哪些生产力规律,如何表述,这些规律是否构成一个体系,它们同生产关系规律、上层建筑规律、生产方式规律、自然规律是什么关系等方面,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此外,也有人认为
生产力经济学不是一门独立的经济
学科。
改革以来,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农业经济效益还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生产力要素配置不合理,结构不协调,不能不算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一,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大部分劳力仍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二,随着
市场经济的崛起和现代家庭农业的出现,广大农民急需的是信息、技术和各种服务,而我们许多管理者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忙于催收催种、“两上交”等事务工作,很难承当起现代管理的职责。其三,经营手段和经营对象极不协调。一是少加工,因而也就很少增值和不能增值。二是缺仓储,特别是不能贮鲜货,因而也就不能根据市场进行合理调剂。其四,随着现代农业的拓展,
生物工程、
遗传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正逐步向农业的各个领域渗透,但由于市场开放,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多半又离土离乡,因而使得整个农村生产者队伍的
生产力素质与现代农业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突出。因此,从
生产力经济学角度,研究和探讨农村如何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提高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