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 |||
---|---|---|---|
品牌 | 卓盛鼎 | ||
形状 | 筒瓦 | ||
颜色 | 金黄色 | ||
灰色 | |||
红色 | |||
彩色 | |||
特殊功能 | 防水 | ||
加工定制 | 是 | ||
密度 | 0.2g/cm3 | ||
抗压强度 | 3Mpa | ||
常温耐压强度 | 2Mpa | ||
导热系数 | 0.12W/m·K | ||
外形尺寸 | 700*480*5mm | ||
重量 | 5300g | ||
可售卖地 | 全国 | ||
用途 | 别墅 | ||
中式建筑、风貌工程、古建修复 | |||
类型 | 琉璃瓦 | ||
等级 | 优等品(A) | ||
型号 | FGW700 |
酒品快递公司Thirstie,在近期改变了商业模式,与酒精品牌直接合作。从DomPérignon开始,为消费者提供按需配送服务。两年前,这家公司允许消费者从附近的商店购买酒精饮料。联合创始人及 执行官DevarajSouthworth表示,Thirstie将继续提供这样的服务。但也许是考虑到这一领域的竞争较为激烈,比如存在Minibar这样的竞争对手,Thirstie已经转移了关注点。Southworth说:“我们采取了一种稍微不同的策略,更多着眼于企业或B2B解决方案。”该策略考虑到品牌效应,比如可以用DomPérignon这样的知名品牌来吸引用户,省去了昂贵的营销费用。目前该项服务已经在纽约和迈阿密开始测试,消费者可以从DomPérignon网站上订购饮料,一小时内即可送达。DomPérignon副总裁JorgeCosano在一次申明中说,“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品牌可以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快速配送服务来获取额外的盈利。”经历了多年为实体店提供外带服务后,Thirstie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让品牌商们更好的在线上销售物品。通过顾客们的购买数据,品牌商也能衡量营销活动效果,了解消费者口味 的问题是,亚马逊在与全食合并后,无论是品牌种类还是C端用户量,都已碾压其他竞争对手。在马太效应明显的配送行业,也许 的出路就是像Thirstie这样从垂直品类切入,快速占领用户心智。
本文来自凤凰科技,编译箫雨。据彭博社北京时间8月3日报道,先是交付首批Model3汽车,现在又完成了首批太阳能屋顶安装。在短短一周时间内,特斯拉公司借助全新产品挑战了两个不同行业。特斯拉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称,公司已完成了首批太阳能屋顶的安装。就像在上周刚刚拿到首批Model3钥匙的用户一样,首批太阳能屋顶的用户也是特斯拉员工。特斯拉称,通过首先向员工销售太阳能屋顶,公司希望解决销售和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把它推广给更广大用户。“我已经在自己房子上安装了太阳能屋顶,施特劳贝尔(CTO)也在他的房子上安装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这是个版本。随着我们的不断升级,我认为它会看起来真的很棒。”特斯拉在5月份为太阳能屋顶开设了一个在线商店,针对平滑的黑色和有纹理玻璃瓦片接受1000美元订金。这种玻璃瓦片和屋顶几乎难以分辨。从多个角度看,这种平滑的现代瓦片就像标准屋顶材料,但是它能够让光线穿过嵌在钢化表面下方的太阳能电池。首批太阳能屋顶的安装本应该从6月份开始。特斯拉并未披露他们实际上在何时开始安装的。特斯拉屋顶瓦片比传统瓦片更便宜自从去年以20亿美元收购了太阳能公司SolarCity后,特斯拉在太阳能销售上使用一直沿用苹果的零售店策略,旨在削减与主动确认新客户相关的成本,转而在购物中心和其它高人流量场所开设汽车商店来被动吸引客户。初期试验发现,在特斯拉商店销售太阳能产品的效率,要比在 的非特斯拉商店位置销售高出50至。特斯拉在今年初停止了SolarCity的上门销售策略,为70多家商店配备了太阳能产品销售员工。特斯拉太阳能屋瓦的生产从加州费利蒙太阳能工厂开始。随着特斯拉合作伙伴松下追加投资,屋瓦的生产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转移到位于纽约布法罗的新工厂。马斯克称,屋瓦的初期销售将受限于制造能力。随着屋瓦的产能在2018年提升,特斯拉将在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国家销售屋瓦,并同时推出雕刻式陶瓦和板岩版太阳能屋顶。特斯拉这么做的前提是不必同时安装屋顶和太阳能电池,让安装太阳能屋顶变得更具吸引力,降低它的价格。特斯拉表示,公司将管理太阳能屋顶安装的全过程,包括移除现有屋顶、设计、许可、安装以及维护。特斯拉预计,每次安装需要花费大约一周时间。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刻度”(ID:beefix),作者:李觐麟,。1.半小时后将感谢费增加到10元后,终于有一人接单。不过按照实时价格来看,同样距离下出租车费用为20元,滴滴快车为25元,顺风车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2.因为平台拨号不畅、定位不准等原因,终又绕路又浪费了时间,吴师傅心里不禁燃起一把无名火。3.除了系统没有设置人脸识别验证的方式之外,乘客也无法判断开车车主是否与订单车主一致。卡通头像加姓氏对司机隐私进行了保护,但对于乘客来说,安全隐患却变大了。在发生几起安全事件后,滴滴出行进入至暗时刻,顺风车业务也在去年8月27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下线。两个月后,哈啰出行推出网约车业务,前几日还正式在全国上线顺风车业务。滴滴咬不动的这块肥肉,哈啰真的能吃下吗?1记者体验:加价才有人接单经过春节期间在上海、成都、广州、杭州、合肥、东莞六地的顺利试运营,2月22日,哈啰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上线顺风车业务。看着“背靠阿里,马云撑腰”、“取代滴滴”等宣传语在网络上不断出现,记者决定试一下哈啰顺风车是不是真的好用?由于此前并未使用过哈啰单车,所以在体验顺风车业务之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而这一步可以通过手动输入身份证信息来完成,也可以选择直接接入支付宝进行验证。选择后者的速度十分迅速,不到十秒就能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记者发布了一笔订单,路程8.6公里,系统显示价格为14.6元。随后这笔订单显示“待车主接单”的状态,但半小时过去后也并没有一位车主接单。于是记者开始搜索顺路车主并发起“请他接我”的邀请。通过三次刷新,页面 别出现了10、28和20位顺路车主,但几乎都是同一批人,有时能够刷出来,有时不能。而我们能够看到的信息只有司机姓氏、性别、车型起始地以及目的地。车主头像只会显示卡通形象,无法判断与车主是否相符。这些车主都是清一色的五星好评,但并未看到订单数量。同时,系统会提示顺路程度,在这28位车主中,顺路度低的一位是44,高的是57,但从实际路线看来,大多数都不太顺路。记者从中随即选择了11名车主,向其发送邀请,不过一个多小时过去后,仍旧无一人应答。随后记者在“乘客下单攻略”中了解到增加感谢费可以提高接单率。在记者增加5元感谢费后依旧没有人接单,半小时后将感谢费增加到10元后,终于有一人接单。不过按照实时价格来看,同样距离下出租车费用为20元,滴滴快车为25元,顺风车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但更麻烦的事在后面。有人接单后,哈啰会发送短信提醒乘客在5分钟之内付费,否则订单会被自动取消。完成支付后,记者通过订单页面查看发现,司机所在位置并没有显示,因此只能等待通知。十分钟左右,哈啰又发来一条短信提醒车主已达到出发地,但当记者联系车主吴师傅时,他却表示由于打不通电话,所以已经离开了。随后通过沟通发现,原来由于哈啰的定位失准,所以将吴师傅引到了偏离出发点的位置。后,在拥堵的下班高峰时段,吴师傅多绕行了五公里,总算完成了首单。乘客能够获取的信息很少2司机: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吴师傅去年刚刚结婚,和妻子两人从县城来到城市里打拼。靠着自己的积蓄,在去年底购置了一辆十来万的轿车。吴师傅每天都会接送妻子上下班,抱着节约点油费的目的,偶尔也会在一些网约车平台发布顺风车信息。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