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环保督察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政为主,是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真正戳到了地方的痛点。
环保督察重戳地方痛点环境监管从督企到督政
巡视组刚走,环保督察组又来了。
7月12日- 19日,8个环保督察组先后进驻宁夏、内蒙古、江西、广西、江苏、云南、河南、黑龙江八省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环保督察工作。其中,担任第二环保督察组组长的杨松正是此前巡视组的组长,任职期间曾经掀起过甘肃的反腐风暴。
2015年7月,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首次提出了环境保护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今年年初,环保督察在河北小试牛刀,结果就关停取缔了非法企业200家,拘留了123人,行政约谈了65人。
这一次,环保督察组接到的举报仍主要集中在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重金属污染等领域。以河南省为例,工业企业污染就占了举报件总数的一半以上,约为生活垃圾、餐饮油烟等社会污染占比53%,11%,9%畜禽养殖等涉农污染则占比。
前几年根本不会搭理我
环保督察组进驻各省区后,立刻就在当地设立了专门的值班电话和邮政邮箱,受理来信来电举报督察期间,不少环境问题的线索都来自于这些举报电话和邮箱。
市民田静的举报经历是一个典型例子。7月16日,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第二天,田静就向督察组寄出了一份举报材料,内容是关于新乡市辖区牧野区镉麦污染的。4天后,环保督察组河南省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该问题转交给了新乡市,市随后又转交给污染问题所在地牧野区。7月23日下午,正在北京看病的牧野区环保局局长崔文军接到牧野区的电话,要求其速回新乡处理此事,买不到高铁票的崔文军不得不搭乘北京至郑州的后一班飞机赶回新乡。
7月29日,田静在牧野区副区长侯少民的办公室里看到了环保督察组转办的材料记录,他的举报信被归档为信件举报编号4,环保督察组将其总结为约200字的内容,主要是升华新能源华鑫电源周边土壤镉污染并出现镉麦、牧野区长3次拒收镉麦公开信等。这些内容在备注处被标记了*号,对于带有这种*号标记的举报问题,环保督察组要求地方具体查处情况一案一卷上报,并安排专人向督察组河南办公室汇报此外,转办材料的办理情况也被要求在当地市级主要媒体和网站向社会公示。
正因为如此,7月27日,田静被牧野区环保局邀请到新乡,确认其指出的升华新能源公司周边的农地镉小麦堆放地。随后,牧野区委托新乡市农业局对这堆约18万斤的麦子进行了取样,送至河南省农科院检测,以确认小麦镉超标情况。
为了防止该地块继续种植粮食,牧野区决定,将王村镇约10000亩基本农地调整种植结构,改为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了约9000亩土地的流转,还有约1000亩土地待流转。已经种了粮食的,采取收购的方式将粮食收回,保证镉麦不流向市场。
而对于此前拒收镉麦公开信的问题,侯少民表示,已经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并在给环保督察组的答复中附上了该工作人员的检讨信。同时他也向田静道歉,表示以后再不会发生拒收信件的情况,环保信件可以直接寄给他本人。区也将发文规范公众信件的接收和信息公开工作。
如果是在前几年,他们根本不会搭理我。田静表示,不得不说,环保督察组的督政作用值得被肯定。
从督企到督政
据了解,传统的环保监察对象主要是企业,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点源监管,解决的是局部问题,而且难保其不死灰复燃。而环保督察则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政为主,这是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
早在年初的河北督察期间,环保督察组就首次开展了与省级领导干部的个别谈话。督察组在河北总计与26位省级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其中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和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一些原省级干部,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负责人。
这一次,在发现污染问题的同时,环保督察组也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了处理在宁夏固原,第八环保督察组查实该市原州区存在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