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这从执政思路上确立了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从而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事实上,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后,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个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技术扶持政策,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工作进程。
2012年,各项政策已经在目标、路径上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开始从重方向向重落实转变。在工业节能方面,《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在建筑节能方面,《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又直接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任吴道洪对媒体表示。
2012年节能服务产业的高速发展足以让人羡慕和感叹。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吴道洪在2012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上透露,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
2012年是节能服务产业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也是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创新意义的一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
吴道洪在2012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上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据EMCA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开展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有4175家,比上年增长了7%。其中,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有2339家,工信部推荐的节能服务公司有122家。从业人员突破40万,达到43万,比上年增长了14%。
同时,节能服务产业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从地区分布看,东部、中部、内资与外资、国企与民企竞争加剧
2012年可谓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年。当年,国家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同时,工业、建筑、交通等一系列行业节能减排规划也相继出台,提出了各个领域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为节能服务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
不仅如此,2012年,国家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开始贯彻落实,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财政奖励资金、税收优惠政策也为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锦上添花。
相关负责人表示EMCA,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也导致节能服务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目前形成了内资与外资、国企与民企逐鹿的竞争态势。
一方面,外资纷纷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并购或合资的方式进入节能服务市场。目前,苏伊士、施耐德、英格索兰、SK等巨头纷纷进入,加入与本土企业争夺市场的行列。另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陆续成立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涉足节能服务领域。目前,中石化、中广核、宝钢、国网、南网、中华、华润、鞍钢、神华、华电等集团已成立了节能服务公司,基于集团内部市场逐步向外扩张。
不同形态的竞争一方面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产业内的优胜劣汰,产业整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行渐近。上述负责人说。
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但形势挑战依旧
节能服务产业的未来钱景是否一片光明?
在吴道洪看来,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部分用能单位缺乏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积极性,三是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小、能力弱,亟须规范发展。
尽管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是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给予了足够成长养分的前提下,节能服务产业巨大的成长空间已经显现。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列入了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去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对2013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在各项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