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污水处理设施并非仅仅建成就能一劳永逸。要想切实削减污染物,还要保障处理设施运行,这就对处理设施的提出了较高要求,专家建议我国应建立环保设施运行评估制度。
治理设施不等同减排能力运行评估机制呼之欲出
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污染治理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我国已拥有近万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数千座处理厂和十几万套各类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加强了能力,组建了20余万人的监察队伍,为我国实施污染治理提供了充足保障。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难以达标,保护人员与排污业主之间的猫鼠大战依然长期存在。
设施建好也要管好
污染物的减排效果不能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计算表征,关键是要使每个环保设施具备实施污染治理的减排能力,已经建设好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保持有效运行如此,才能真正起到污染物减排作用。
所谓有效运行,是要求每项环保设施时刻处于运行状态,做到达标排放,且排放的污染物都处于规定的限值之下,从而达到污染物削减的目的。
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绝非轻而易举,对众多的污染源和处理设施进行监控,绝非环保部门一家力所能及,需要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
因此,我国的重心,应从保护设施建设转移到环保设施运行要从单纯的转移到社会公众参与要从简单的行政督察转移到以技术保障为内涵的技术。
治理设施如何确保有效果?
为确保环保设施的投资效益和污染减排效果,我国有必要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评估制度。
建立这一制度首先要保证已经建成的环保设施具有污染治理达标排放的能力,主要考核设施硬件的和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同时,相关部门要保证投入的环保设施严格,确保设施的在法律框架下有效监控。此外,要保证从事设施运行操作的人员拥有专业的技术,以应对设施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评估机制评什么?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评估制度的设计,应重点评估污染治理设施的硬件性能和能力,也应考虑对守法者的鼓励和对者的惩戒,同时还可以考虑将的行政与公众的广泛参与相结合。
在环保设施运行评估机制中,环保设施运行性能评估主要是针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水平、工程和设备性能展开评估,确认已经建成的环保设施是否具备治理污染的能力。
环保设施评估主要是针对单位的水平和守法水平展开评估,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能在法律框架下严格人员的运行技能评估则是针对污染治理设施对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进行,以确保操作人员的技能具备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
应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评估制度,并将其作为我国已有基本制度的补充。应相关的行业组织执行这一制度,让行业组织以第三方的角色推动环保设施运行评估的实施,并带动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和,防止污染的行为发生。
评估制度怎么用?
上述这些要求构成了我国环保设施运行评估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建立评估指标,对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运行效能评估。
依据评估结论,实施信息公开和信誉保证机制,动员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参与污染排放,可以促进绝大部分企业建立社会信誉、实行行业自律,自觉好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并实现达标排放。
主管部门对于一小部分不法企业,则应进行严格和管控,依据有关法律,对者实施司法惩处,列入黑名单进行,迫使其履行治理污染的责任。
此外,通过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评估,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污染企业改进运行,设施运行专业技术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设施运行条件,化解企业偷排的尴尬。环保设施运行评估若能建立并良好实施,可以缩小保护主管部门的面,化解行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