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从动议到审议,酝酿了近10年的保护税终于有了眉目。环保税是比排污费规范度更高的一种收入形式,可以促进社会节能减排、引导消费,转变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且有利于范围的统筹,促进保护。
酝酿十载环保税迎曙光费转税将成一剂治污良药
从动议到审议,酝酿了近10年的保护税终于有了眉目。2016年8月29日,由、税务总局、保护部三部门共同起草的保护税法草案在十二届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环保税法终于迎来曙光,有望成为第19个税种。
环保税法是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立法法》对税收法定作出明确规定之后,提请会审议的首部单行税法,也是2016年除环保督察组、环保部设立三司之外,治理的一大亮点。该法一旦表决通过,1979年确立的环保排污费将退出历史舞台,由环保税取而代之。
部长作草案说明时表示,草案的立法原则是税负平移,从排污费平移到环保税,总体上不负担,征收对象等都与现行排污费保持一致,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噪声等四大类。
环保税的起源与发展
保护税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20年提出的思路可以采取对污染者征税或收费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而这一税种也为发达普遍接受当前,上环保税大致包括碳税、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税等五种主要税种。
例如,芬兰采取环保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年60万吨到几万吨。美国多年来坚持利用环保税收政策,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发展,其中明显的例子是,虽然汽车数量不断,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比20世纪70年代了80%,空气很大。
很多所采取的环保税手段,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所有范围内的环保税都有一个双重红利在里面,个是用经济手段来遏制污染排放,第二个是通过遏制污染物排放的资金来保护。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等,通过收入形式中规范程度、法治化强的环保税收,可以预期实现保护的双重红利。
费改税的必要性
保护中的排污费,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该项制度从1979年底开始实行。但在1980年,各地并未对辖区内污染企业征收任何排污费,直到1990年才开始逐步在开征排污费。随着污染越来越严重,20多年来,对排污费征收也从制度设想、法律确定、收费试点、办法建立、改革等方面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有数据显示,从2003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