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2994 9706(微信号) 黄小姐
昨天13:48,毛大伯给都市快报官微发来信息:用上了手机开门,好时尚!近日,有互联网公司给我们青年路小区免费安装了60个智能门禁装置。今天我的智能手机已开通了摇一摇的开门功能。我试了一下,拿出我的手机站在5米内对准装在门上的黑色装置,点一下手机页面上的钥匙图,门啪的一声就开了。当然我依然可以用钥匙开门。但能用手机开门给我这位已68岁的老人带来了时尚感!
毛大伯68岁,住在青年路社区。
前天上午,小区门口来了几个年轻人,说可以免费帮他在手机上装个App软件,只要轻轻滑动手机上的图标,站在单元门口五米左右位置,手机对准单元门口上的开锁装置,就可以不用钥匙自动开门了。
这些年轻人告诉毛大伯,这是社区为了方便老年人提供的便民服务。
昨天下午,毛大伯在单元楼下向我演示了这款开锁软件。
他掏出自己的智能手机,点开屏幕上的“钥匙”App软件,手指轻轻一划,手机App上就听到“丁冬”一声,单元门自动开了,毛大伯嘴角上扬,爽朗地笑起来:“太方便了。”
把手机收好放进裤袋后,毛大伯从腰间掏出两串钥匙,每串各挂了3把钥匙,他取出其中一个钥匙,放进口袋里,然后笑着说,“以后可以把它安心地放在家里,再也不用担心弄掉了,年纪大了,钥匙放在哪儿容易忘。”
毛大伯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他说,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用钥匙锁门。
他上小学时,家家户户“夜不闭户”,各家大门都是敞开的,有的人家会在大门背后装个插销,家人回家,插销一关,算是“锁”门,要是家里来了客人,只能用手拍门或摆动门上的铁环,示意主人开门。
上初中后,毛大伯家里用上了钥匙,“我记得是刚搬了新家,从小营巷搬到了涌金门附近,家里特意换了把锁,那时才流行大门上装锁。”那个年代的门锁特别大,钥匙也很笨重,市场上多半用的是铜锁、铜钥匙。毛大伯印象中,那时大人们管这种锁叫“司百林锁”(音),一把要五毛钱,一般人家还舍不得买。“大人们很少把钥匙交给小孩,只是外出时,才系一根绳子,把钥匙挂在我们脖子上,这样可以防止我们丢掉。”
初中毕业毛大伯参加工作后,才配了自己单位办公室的大门钥匙,再之后,钥匙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贵。“记得以前最便宜的几毛钱,现在想配把防盗门钥匙,至少要十块钱。”
六把钥匙有大有小,铁的、铝合金的各种钥匙都有,分别是单元门钥匙,大门防盗锁钥匙,门口放牛奶、收报纸的铁盒钥匙,电动车开关钥匙,开电动车坐垫钥匙以及电动车锁钥匙。
“这还不算多,退休前,我还有单位办公室钥匙、抽屉钥匙,还配了把女儿家的钥匙,大大小小的钥匙至少每天要带上12把。”毛大伯说。
退休后,有些钥匙不用再挂在身上了,不过这六把常用的钥匙几乎从不离身。
“钥匙挂在身上确实很麻烦,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忘,退休后到现在,我至少丢了10多把钥匙了,有时候特别吃苦头,需要去老伴那边拿钥匙,然后还得花钱重新配,有的甚至要配个两三把,把备用的钥匙放在家里。”
据了解,青年路社区很多老年人在手机上安装了这个自动开锁App,都说很方便,不过也有些老年人觉得没必要。“一来很多老年人不用智能手机,没办法在老年手机上安装;另外这些年下来,用钥匙开锁习惯了。”一位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