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盆式支座下面应设置支承垫石,支承垫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垫石高度应考虑 支座安装、养护和更换的方便。支承垫石及墩顶混凝土应该按JTG D62-2004的局部承压部件要求配置相应的钢筋网。墩台顶面需按锚固套筒规格、数量预留栓孔。预留栓孔的直径和深度大于套筒直径和长度50mm~60mm,中心偏差不应超过10mm。
(2)支座运输到现场后,应该开箱检查支座各部分零件及装箱单,检查合格后再放入包装箱,安装时再开箱。
(3)活动支座在开箱后应该注意对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冷轧钢板的保护,防止划伤或者有赃物附着在乙烯板和冷轧钢板的表面,并且检查5201-2硅脂是否注满。
(4)支座安装时,支承垫石顶面应该凿毛,并用清水冲去垫石上面的杂物,待垫石表面干燥后,在锚固螺栓孔位置以外的支承垫石顶面涂满环氧砂浆调平层,支座就位后、对中并调整水平后,用垫块将支座垫起,用环氧砂浆或强度等级较高的砂浆灌注套筒周围空隙及支座底板四周未填满环氧砂浆的位置,并且将砂浆捣实,完工后应该将支座底板以外溢出的砂浆清理干净,砂浆硬化后再拆去支座垫块。
(5)有纵坡的桥梁,在支座顶板长度范围内的桥梁梁底,设计时应该将该部位梁底用预埋钢板调直水平,支座顶板范围内的混凝土应该按JTG D62-2004进行局部承压计算并配置相应的钢筋网。活动支座安装时应该考虑温度的变化。
(6)双向和单向活动支座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检查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板的主要滑移方向应与桥梁顺桥向相一致。
(7)支座中心线应该与主梁中心线重合或平行,单向活动支座安装时,顶板导向块和中间钢板的导向滑调应该保持平行,交叉角度不大于5'。
(8)在桥梁实行体系转换要切割临时锚固安装时,要采取隔热措施,这样可以避免损坏橡胶板和聚四氟乙烯板。
(9)安装完毕检验合格后,拆除连接构件,安装防尘围板。
桥梁支座的布置主要和桥梁的结构形式有关。通常在布置支座时需要考虑以下的基本原则:
(1)上部结构是空间结构时,支座应能同时适应桥梁顺桥向(X方向)和横桥向(Y方向)的变形;
(2)支座必须能可靠的传递垂直和水平反力;
(3)支座应使由于梁体变形所产生的纵向位移、横向位移和纵、恒向转角应尽可能不受约束;
(4)铁路桥梁通常必须在每联梁体上设置一个固定支座;
(5)当桥梁位于坡道上,固定支座一般应设在下坡方向的桥台上;
(6)当桥梁位于平坡上,固定支座宜设在主要行车方向的前端桥台上;
(7)固定支座宜设置在具有较大支座反力的地方;
(8)在同一桥墩上的几个支座应具有相近的转动刚度;
(9)连续梁可能发生支座沉陷时,应考虑制作高度调整的可能性。
总之,桥梁支座的布置原则是既要便于传递支座反力,又要使支座能充分适应梁体的自由变形。
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大类。活动支座又区分为单向活动支座和双向活动支座。一般来说,桥梁固定端选用固定支座,活动端选用活动支座。例如:简支梁桥应在每跨的一端设置固定支座,另一端设置活动支座;连续梁桥应在每联中的一个桥墩上设置固定支座,其余墩台上均应设置活动支座。但若桥面较宽,固定端的两个支座间距较大,横桥向伸缩值不容忽视时,固定端就不能使用固定支座,而是使用单向活动支座,将其旋转90度置于梁下,这样既能保证纵桥向的固定作用,又能起到横桥向的活动作用。此外,为了减小墩台的受力,对于简支梁桥,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标高低的墩台上;对于连续梁桥,为使全梁的纵向变形分散在梁的两端,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靠中间的支点处。
双向活动支座能在水平面内向任意方向移动。因此,弯桥的活动墩台上应选择这种支座。至于单向活动支座,可在直桥中使用。但应注意,只有当活动墩上只有一个支座,或者支座间横向温度伸缩量很小的情况下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