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亿稳盛主营:北京华德、意大利ATOS阿托斯、韩国EOCR三和、韩国Autonics奥托尼克斯、台湾moujen茂仁、日本TAKEX竹中、YUKEN油研、台湾登胜、康百世朝田、意大利UNIVER、台湾7OCEAN七洋、台湾WAISN崴盛、台湾NEUMA世文、台湾Mindman金器、台湾WINNER武汉机械、台湾KCL凯嘉、台湾佳王、台湾东峰、台湾油顺、台湾安颂、台湾弋力、日本岛津、台湾旭宏、台湾全懋、美国威格士、日本丰兴、德国力士乐、台湾福南、台湾盛菖、日本不二越、日本川崎、日本大金、德国贺德克、意大利丹尼逊、美国派克、台湾北部精机、台湾久冈。
先导阀是为操纵其他阀或元件中的控制机构,而使用的辅助阀。
先导阀的共同特点
1)与固定液阻组成先导控制液桥,根据输入信号对主阀或次级阀或变量杠进行控制;
2)首级先导阀的流量一般都只在1升/分左右,最大3升/分。二级先导阀流量就要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3)输入信号都比较小;
4)可以接受多种输入方式,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机械凸轮、电比例等;
5)在变量泵控制等情况,多种先导阀形成模块化结构,多种功能取舍方便;
6)先导阀本身往往就是一种小规格控制阀,多为压力控制阀。
先导型溢流阀
先导型溢流阀有多种结构。图6.9所示是一种典型的三节同心结构先导型溢流阀,它由先导阀(Pilot Valve)和主阀(Main Valve)两部分组成。该阀原理如图6.10所示。
图中,锥式先导阀1、主阀芯上的阻尼孔(固定节流孔)5及调压弹簧9一起构成先导级半桥分压式压力负反馈控制,负责向主阀芯6的上腔提供经过先导阀稳压后的主级指令压力P2。主阀芯是主控回路的比较器,上端面作用有主阀芯的指令力P2A2,下端面作为主回路的测压面,作用有反馈力P1A1,其合力可驱动阀芯,调节溢流口的大小,最后达到对压力P1进行调压和稳压的目的。
图6.9 YF型三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结构图(管式) [1] 1—锥阀(Pilot Valve)(先导阀);2—锥阀座(Poppet Seat);3—阀盖(Valve Cap);4—阀体(Valve Body);5—阻尼孔(Orifice);6—主阀芯(Main Spool);7—主阀座(Main Valve Seat);8—主阀弹簧(Main Spring);9—调压(Adjustment Spring) (先导阀)弹簧;10—调节螺钉;11—调节手轮。
工作分解
作者:司马光
起重光作噩,尽玄黓阉茂,凡二年。
孝惠帝中之上
◎ 永宁元年辛酉,公元三零一年
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在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汜瑗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土。
晋纪·晋纪六
相国伦与孙秀使牙门赵奉诈传宣帝神语云:“伦宜早入西宫。”散骑常侍义阳王威,望之孙也,素谄事伦,伦以威兼侍中,使威逼夺帝玺绶,作禅诏,又使尚书令满奋持节、奉玺绶禅位于伦。左卫将军王舆、前军将军司马雅等帅甲士入殿,晓谕三部司马,示以威赏,无敢违者。张林等屯守诸门。乙丑,伦备法驾入宫,即帝位,赦天下,改元建始。帝自华林西门出居金墉城,伦使张衡将兵守之。 DB20-1-50B/200***北京华德先导阀
丙寅,尊帝为太上皇,改金墉曰永昌宫,废皇太孙为濮阳王。立世子荂为皇太子,封子馥为京兆王,虔为广平王,诩为霸城王,皆侍中将兵。以梁王肜为宰衡,何劭为太宰,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义阳王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馀党与,皆为卿、将,超阶越次,不可胜纪;下至奴卒,亦加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是岁,天下所举贤良、秀才、孝廉皆不试,郡国计吏及太学生年十六以上者皆署吏;守令赦日在职者皆封侯;郡纲纪并为孝廉,县纲纪并为廉吏。府库之储,不足以供赐与。应侯者多,铸印不给,或以白板封之。
工作时,液压力同时作用于主阀芯及先导阀芯的测压面上。当先导阀1未打开时,阀腔中油液没有流动,作用在主阀芯6上下两个方向的压力相等,但因上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2大于下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1,主阀芯在合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阀口关闭。当进油压力增大到使先导阀打开时,液流通过主阀芯上的阻尼孔5、先导阀1流回油箱。由于阻尼孔的阻尼作用,使主阀芯6所受到的上下两个方向的液压力不相等,主阀芯在压差的作用下上移,打开阀口,实现溢流,并维持压力基本稳定。调节先导阀的调压弹簧9,便可调整溢流压力。
从图可以看出,导阀体上有一个远程控制口K,当K口通过二位二通阀接油箱时,先导级的控制压力p2≈0;主阀芯在很小的液压力(基本为零)作用下便可向上移动,打开阀口,实现溢流,这时系统称为卸荷。若K口接另一个远离主阀的先导压力阀(此阀的调节压力应小于主阀中先导阀的调节压力)的入口连接,可实现远程调压。
1—主阀芯;2、3、4,阻尼孔;5—先导阀座;6—先导阀体;
7—先导阀芯;8—调压弹簧;9—主阀弹簧;10—阀体
图6.11所示为二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的结构图,其主阀芯为带有圆柱面的锥阀。为使主阀关闭时有良好的密封性,要求主阀芯1的圆柱导向面和圆锥面与阀套配合良好,两处的同心度要求较高,故称二节同心。主阀芯上没有阻尼孔,而将三个阻尼孔2、3、4分别设在阀体10和先导阀体6上。其工作原理与三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相同,只不过油液从主阀下腔到主阀上腔,需经过三个阻尼孔。阻尼孔2和4相串联,相当三节同芯阀主阀芯中的阻尼孔,是半桥回路中的进油节流口,作用是使主阀下腔与先导阀前腔产生压力差,再通过阻尼孔3作用于主阀上腔,从而控制主阀芯开启。阻尼孔3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提高主阀芯的稳定性,它的设立与桥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