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QPQ卷扬启闭机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现重叠和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拉踩钢丝绳。钢丝绳不许完全放出,***少应保留三圈。
2、钢丝绳不许打结、扭绕,在一个节距内断线超过10%时,应予更换。
3、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绳,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
4、作业中,司机、信号员要同吊起物保持良好的可见度,司机与信号员应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
5、作业中如遇停电情况,应切断电源,将提升物降至地面。
6、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将运送物放下。
8、作业完毕、应将料盘落地、关锁电箱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选用指南
本系列启闭机可分为单吊点和双吊点两种,启门力QPQ型、QPG型、QPT型为50KN--2500KN;QPK型为50KN--1250KN,供用户选用。
QPQ型、QPK型、QPT型、QPG型系列产品的启门力或持住力是按照GB/783-65起重机械起重量系列规定优先系列选定。
QPQ型、QPK型、QPT型、QPG型系列启闭机不能做斜吊运行。
QPQ型、QPK型、QPT型、QPG型系列启闭机的钢丝绳采用6W(19)型,公称抗拉强度1550--1700N/mm2.钢丝绳随机供应,常规每单机供应40m。
启闭机设有上下行程限位开关作极限保护运行。
启闭机的吊点中心距应按参数中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正确数值。
启闭机机械强度按轻型工作级别计算,电动机按智期运行;若工作级别需提高,用户应提出,然后更换启闭机制造图样种类,制造并供货。
闸门吊耳的外形及动滑轮销轴的连接方式应根据启闭机动滑轮与闸门连接的销轴尺寸来决定。
QPK型系列启闭机有快速、慢速两种下降速度,慢速是正常通电情况下的速度;快速是电机不通电靠闸门自重(或水柱压力)等荷重作用下带动机快速下降,其快速值受调速器控制,不得超过5m/min,快速闭门时间一般为2min。
启闭机启门高度:用户应提供参数值或给出闸门销轴中心致启闭机底座距离,有拉杆时则销轴中心应为***位置一节的上轴孔中心。
启闭机基础布置图及作用在基础上的负荷仅供水工建筑设计时参考。
用户特殊要求双方可协商解决。
随机供应的电气控制系统为单机单控。
用户选购件名录(另外计价):
用户提出特殊电控系统;
手摇机构;
机构工作级别为Q3-中,Q4-重时(增加的费用);
非本公司常规配置的过载保护及高度显示装置及其他附加要求;
加长部分钢丝绳(单机超过40米时);
用户提供图纸与本公司比较,增加的材料部分及选用超高性装置部分;
本系列启闭机技术参数,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以公司***资料为准。
设备重量仅供需方设计时参考,不作为用户收货依据。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使用范围
QPQ卷扬式启闭机该机是一种水利工程专用机械,广泛用于水利工程闸门的启闭,是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农业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水利发电站、水库(水闸、堤坝、隧道、管 道)等进水、退水闸的配套机械,山区、平原有、无电地区均可使用。根据用户水利工程设计要求,还可生产双吊点卷扬式启闭机。
QPQ卷扬式启闭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现重叠和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拉踩钢丝绳。钢丝绳不许完全放出,***少应保留三圈。
2、钢丝绳不许打结、扭绕,在一个节距内断线超过10%时,应予更换。
3、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绳,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
4、作业中,司机、信号员要同吊起物保持良好的可见度,司机与信号员应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
5、作业中如遇停电情况,应切断电源,将提升物降至地面。
6、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将运送物放下。
8、作业完毕、应将料盘落地、关锁电箱。
QPQ卷扬式启闭机结构特点:
QPQ卷扬式启闭机包括电机、启闭机、机架、防护罩等组成;采用三级减速方式,用螺旋付传动,输出转距更大。启闭机配套钢架克服土建不平整,以减少整机噪声及振动。
采用户外型长时工作制电机,防护等级≥IP155。行程控制机构采用十进制计数器原理,控制行程的误差0.5%。转距保护控制是通过蜗杆产生轴向位移触动微动开关,来达到保护电器的原理。操作维护简便,可实现现场和远控操作。前进水工机械厂提供QPQ卷扬式启闭机价格
QPQ卷扬式启闭机操作规程:
工程施工单位,要将启闭机应安装在平整坚实、视野良好的地基之上,机身和地锚必须牢固。要求启闭机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垂直对正,启闭机距离滑轮一般应不小于十五米。在调装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定安全可靠,方可操作。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作业中***少需保留三圈。在作业时,不准有人跨越启闭机的钢丝绳经防止出现意外。在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并应用棘轮保险卡牢。操作时,严禁擅自离开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并将运送物件放下。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的机架
卷扬式启闭机的机架是各部件的垫板(如轴承座、电动机座、减速器座、制动器座等)应进行加工,各加工面之间相对高度误差应不大于1.0mm。翼板和腹板焊接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可采用退火、振动时效等方法。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和评价应符合JB/T10375和JB/T5926的规定。钢丝绳应符合GB/T8918的有关规定。钢丝绳出厂、运输、存放时应卷成盘形,表面涂油,两端扎紧并带有标签,注明订货号及规格,无标注的钢丝绳不得使用。钢丝绳禁止接长使用。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上的滑轮
铸铁滑轮材质应不低于GB/T9439中的HT200,铸钢滑轮材质应不低于GB/T11352中的ZG230-450,绳槽两侧加工后的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名义尺寸,绳槽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12.5mm。当滑轮直径大于600mm时,宜采用钢板轧制成型的焊接结构。铸造滑轮的轴孔内不应焊补。加工后的轴孔表面允许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过1mm的缺陷,缺陷数量不超过3个,且任何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缺陷边缘应磨钝。绳槽表面或端面的单个缺陷面积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不大于100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义上壁厚的10%,同一个加工面上不多于2处,可焊补。焊补后不应进行热处理,但应磨光。
滑轮若缺陷超过以上规定,应报废。滑轮上有裂纹时,不应焊补,应报废。装配好的滑轮应能用手灵活转动。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的卷筒
如果启闭机上的铸铁卷筒材质应不低于GB/T9439中的HT200,铸钢卷筒材质应不低于GB/T11352K R zg230-450,卷制焊接卷筒材质应不低于GB/T699中的Q235B,加工后的各处壁厚不应小于名义厚度。卷筒绳槽底径公差应不大于GB1801中的h10,对于双吊点中高扬程启闭机,其卷筒绳槽底径公差应不大于h9。
铸铁卷筒和焊接卷筒应经过时效处理,铸钢卷筒应退火处理。铸造卷筒加工面上的局部砂眼、气孔其直径小于8mm,深度小于4mm,在每200mm长度内不多于1处,在卷筒全部加工面上的总数不多于5处,允许不焊补。铸造卷筒缺陷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缺陷面积小于300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言壁厚的20%,同一断面和长度200mm的范围内不多于2处,总数量不多于5处,允许焊补。焊补后不需进行热处理,但需磨光。卷筒缺陷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缺陷面积大于300mm2或缺陷深度超过该处名言壁厚的20%,缺陷总数量多于5处或同一断面长度200mm的范围内多于2处,应报废。卷筒上有裂纹时,应报废。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的联轴器
齿轮联轴器齿面及齿沟不允许焊补,齿面的局部砂眼、气孔等缺陷其长、宽、深都不超过模数的20%,且数值都不大于2mm,距离齿的端面距离不超过齿宽的10%,联轴器有这种缺陷的齿数不超过3个时,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边缘磨钝。联轴器轴孔表面不允许焊补,轴孔内的单个缺陷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义壁厚的20%,缺陷数量不超过2处,且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的边缘磨钝。联轴器其他部位的缺陷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面积不在于200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义壁厚的20%,且同一加工面上不多于2个,允许焊补。联轴器缺陷超过上述规定或出现裂纹时,应报废联轴器铸钢件加工前应进行退火处理。弹性联轴器的组装应符合GB/T5014的规定,齿轮联轴器的组装应符合JB/T8854.1的规定。
QPQ 50T-250T卷扬式启闭机的制动轮与制动器
制动轮外圆与轴孔的同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中8级;制动轮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um。制动面的热处理硬度应满足HRC35~HRC45。加工后的制动面上不允许有砂眼、气孔和裂纹等缺陷,也不允许焊补。轴孔表面不允许焊补,轴孔内的单个缺陷的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过4mm,缺陷数量不超过2处,且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时,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的边缘磨钝。如缺陷超过上述规定或出现裂纹时,应报废。其他部位的缺陷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面积不大于200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义壁厚的20%,且同一加工面上不多于2个,允许焊补。制动轮组装后在松闸状态下,径向跳动公差不大于GB/T1184中的T9级。制动器组装时,制动带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75%。
制动带与制动闸瓦应紧密地贴合,制动带的边缘应按闸瓦修齐,固定铆钉的头必须埋入制动带厚度的1/3以上。制动轮和闸瓦之间的间隙应处于0.5~1.0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