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二十一世纪将是物流产业大发展的时代,物流产业将呈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特征。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是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远不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五年中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训练的基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低于600万人,中级物流管理人员不低于50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不低于4.5万人。 为此,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2001年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经贸运行〔2001〕189号),文件指出:"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为了落实六部委(国经贸运行〔2001〕189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家新的体制框架, 物流运作由商务部协调推动。商务部指导的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中国商业技师协会承担了该职能中的物流人才认证培训功能,推出了全国“物流管理员→高级物流管理员→物流经理”资格认证培训项目,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机构推出的物流认证体系。 全国物流管理人员资格认证体系,集权威性、系统性、专业性、实战性于一体;其目的在于通过高质量的认证培训,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以便为各类企业输送更多具有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缓解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极其短缺的矛盾。 那么,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哪些条件: 其一,要熟悉现代化流通规则。当前。首先要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承诺。要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商务和法律。原来学经济的,要加强外语学习;原来学外语的,要补充经济知识;经济知识和外语都很好的,要学习法律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其二,要熟悉现代流通方式。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运行模式、发展规律等,都应该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并能够及时掌握全球新型流通方式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其三,要熟悉现代流通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管理与传统流通方式的管理相比,在观念、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只有依靠现代管理,才能把现代流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其四,要熟悉现代流通技术。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是流通现代化的灵魂和动力。像POS、MIS、EDI等系统,在强化管理、加快周转、降低费用、改善服务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