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说明:
MVR(300°C / 1.2 kg)10cm³/ 10 min; 不易燃的; UL 94V-0 / 3.0 mm; 中等粘度; 容易释放; 注塑 - 熔体温度280 - 320°C; 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颜色可供选择
阻燃级德国拜耳PC 6555(中等粘性)
MVR(300°C / 1.2 kg)10cm³/ 10 min; 不易燃的; UL 94V-0 / 3.0 mm; 中等粘度; 容易释放; 注塑 - 熔体温度280 - 320°C; 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颜色可供选择
总体
|
材料状态
已商用:当前有效
|
资料 1
Technical Datasheet (Chinese (Traditional)) Technical Datasheet (Chinese) Technical Datasheet (English) Technical Datasheet (German) Technical Datasheet (Japanese)
|
UL 黄卡 2
E41613-233152 E41613-233153
|
搜索 UL 黄卡
Covestro - Polycarbonates Makrolon®
|
供货地区
北美洲 ;非洲和中东 ;拉丁美洲 ;欧洲 ;亚太地区
|
添加剂
阻燃性
|
特性
脱模性能良好 ;中等粘性 ;阻燃性
|
RoHS 合规性
RoHS 合规
|
外观
半透明 ;不透明 ;可用颜色 ;清晰/透明
|
加工方法
注射成型
|
多点数据
Creep Modulus vs. Time (ISO 11403-1) Isochronous Stress vs. Strain (ISO 11403-1) Isothermal Stress vs. Strain (ISO 11403-1) Secant Modulus vs. Strain (ISO 11403-1) Shear Modulus vs. Temperature (ISO 11403-1) Specific Volume vs Temperature (ISO 11403-2) Viscosity vs. Shear Rate (ISO 11403-2)
|
物理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
密度 (23°C)
1.20
g/cm³
ISO 1183
|
表观密度 3
0.64
g/cm³
ISO 60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300°C/1.2 kg)
10
g/10 min
ISO 1133
|
熔融体积流量(MVR) (300°C/1.2 kg)
10.0
cm³/10min
ISO 1133
|
收缩率
|
流量 : 2.00 mm 4
0.70
%
ISO 294-4
|
横向流量 : 280°C, 2.00 mm 4
0.75
%
ISO 294-4
|
横向流量
0.6到0.8
%
ISO 2577
|
流量
0.6到0.8
%
ISO 2577
|
吸水率
|
平衡, 23°C, 50% RH
0.12
%
ISO 62
|
饱和, 23°C
0.30
%
ISO 62
|
据了解,万华化学采用自主研发的界面缩聚法PC生产工艺生产聚碳酸酯,并通过PC改性及合金产品研发向下游市场拓展。据了解,目前万华化学的PC二期装置建成投产,已具备21万吨/年的PC供应能力,未来将进一步技改扩大产能。
什么是聚碳酸酯
Q:硅共聚聚碳酸酯拥有如此优异的性能,那么它与普通的聚碳酸酯有和不同呢?
A:常规PC与含硅PC合成单体都包括双酚A,但含硅PC还嵌段共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
图 硅共聚PC的合成机理
引入有机硅基团的优点:
1、增加柔性
引入有机硅基团,增加了结构单元的长度,降低了庞大苯环的刚性,增加了分子链的柔顺性,因此,提高了PC材料的流动性。
2、改善耐水解性
要理解为何能改善耐水解性,有机硅氧烷“-Si-0-Si-”是一种疏水基团,并且有机硅化合物与无机硅酸盐材料之间有较强的化学亲和力,利用这个性能,可以有效的改变材料表面的特性,使之达到憎水效果。因此,在聚碳酸酯中接上有机硅氧烷结构,利用其独有的性能,从而使聚碳酸酯的耐水解性得到大大提高。
3、改善耐高低温、阻燃、耐腐蚀等性能
由于有机硅独特的结构,具有表面张力低、粘温系数小、压缩性高、气体渗透性高等基本性质,并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
因此在PC中接入有机硅,从而使PC的耐高低温性能提高,从而在-30℃~-40℃时,依然能保持常温下的力学性能;并且有机硅的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特点,使PC的耐氧化性能提高,耐黄变性增强。
由此看来,硅共聚PC是优越的5GAAU、小站、CPE外壳材料选择。
阻燃级德国拜耳PC 6555(中等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