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百色物流合肥致达物流给您最理想的物流服务
百色物流合肥致达物流给您最理想的物流服务
产品价格:¥面议
上架日期:2012-10-27 08:14:22
产地:本地
发货地:合肥
供应数量:不限
最少起订:1吨
浏览量:232
资料下载:暂无资料下载
其他下载:暂无相关下载
详细说明
    1.1 系统特征
    仅从活动的形式上看,物流与人类社会具有相同的历史。当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运送物品、装卸物品、储存物品时,就属于物流活动。这类活动在经济社会形成之前就存在,例如在日本物流博物馆汇编的资料中就将物流的历史追溯到12000年前[3]。显然,这不属于进入二十世纪后才逐步被人们关注的物流范畴。人们提出物流的概念并不断深化研究物流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是始于物流系统化的产生。所谓系统化,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至少两个原来分立的因素加以统筹策划的过程。尽管目前学术界对“物流”一词的出现(也就是物流概念的提出)时间、地点、背景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物流是在统筹考虑若干个物的流动环节及相应的业务活动后存在一定的节耗增效的效果而提出来的。这就是系统化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物流活动的系统化,包括内部物流功能的系统化和基于供应链的一体化,对此可运用系统方法和总成本方法加以分析研究[1]。
    实际上,任何物流方面的理论或实践的实质主题都不是物流活动本身,而是研究物流活动系统化可能产生的效果,正是追求这样的效果,不断推动着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系统特征,就没有必要去讨论物流问题,物流概念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价值。
    1.2 产业特征
    这是对物流概念内涵的把握。所谓内涵,又称“内包”,指的是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对于物流概念内涵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1)物流业是一个服务系统,由一系列为物的流动过程服务的作业构成,其发展的基本宗旨是最大限度地节约物流过程的消耗;
    (2)物流业是对物的流动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并实施管理的系列技术体系,其基本宗旨是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
    以上两种观点都否认物流业为产业。
    (3)物流业是一个产业系统,应从产业发展的层面来统筹考虑物流业的发展。
    否认物流业为产业的主要论据有三点。其一,产业发展有多种战略可选择,其中高投入、高产出是当今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常用的战略,这一战略取向与物流业发展是相悖的,因为它的任何投入都会直接或间接转嫁到“物”上,而物流业是围绕着“节约物流过程消耗”这一核心主题寻求发展的,因此不应从产业的层面上考虑物流业的发展问题。其二,物流业中大部分作业内容目前已有产业归属,如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等,再将它们归到物流业,会导致产业重复划分。其三,物流业的作业内容非常繁杂,技术经济特征各异,不具有产业同质性的特征。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同一性质,承担一定社会经济功能的生产或其它经济社会活动单元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社会影响的组织结构体系,构成产业须有三个规定性,即规模规定性、职业化规定性和社会功能规定性[4]。
    物流是一个产业。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产业的基本特征——同质性的角度分析。尽管物流作业的内容非常繁杂,技术经济特征各异,但它们都共同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并为物的流动过程服务,包括流动时间设计、流动空间设计、批量设计、运送、仓储、流通加工等等,而且物流业是在共同的理念指导下统驭在系统之中的,各项业务之间、各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共同努力下输出能提高物流过程效率与效益的、有机联系的服务体系,具有产业内在的关联性及类聚性的特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物流服务体系内在关联性(有机整体特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项业务都有可能导致服务体系的输出偏差。这也可以看成是物流业的统一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观念。汽车工业是一个产业,但与物流业类同,生产汽车的作业内容非常繁杂,各项作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各异,任何一项作业都有可能导致最终产品——汽车的质量事故。汽车产业与物流产业不同的是前者产出汽车,而后者产出服务体系。两类不同性质的产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作业有机组合形成的,都具有产业同质性的特征。
    第二,从产业的规定性角度分析[5]。首先是规模规定性,即构成产业的企业数量及其产出量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虽然我国至今没有公布物流企业数量的官方统计数据,但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 “2004中国现代物流发展与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物流企业已达73万家[6];同时,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内地社会物流总值达3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创造了8459亿元人民币的物流增加值[7]。可见,我国物流企业不仅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其产值将在GDP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是职业化规定性,即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专门从事这一产业活动的职业人员。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于2001年正式启动,2005年已有140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专业101所,物流工程专业39所);同时,国内外培训机构开设的各种类型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如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的“国际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物流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全国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以及美国运输与物流学会的“美国注册物流师 CTL 认证考试”等,且受训群体不断扩大[8]。这些足见我国物流产业已经或正在走向职业化。最后是社会功能规定性,是指这一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担当一定角色,且是不可缺少的。物流业的发展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了物流不仅具有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物理性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业能够通过这些功能性活动创造产业增加值,拉动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分析指出,2004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9.5%,已经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7]。
    第三,至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高投入、高产出”与物流业发展理念并不矛盾。节约消耗是“产出”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物流产业正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领域。
    1.3 服务特征
    物流产业的主要行为方式是提供相关的服务,如运输服务、仓储服务、物流方案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策划、信息服务、配送服务等。同时,物流企业还会涉及一定的工程技术作业,如流通加工工程(包括包装工程)、安装工程、专项技术服务工程等,但这些作业主要属于辅助性的,产品生产的主体加工过程不在其列。此外,有些时候物流企业还可能从事制造企业的部分工艺环节,但这都是优质物流服务衍生的结果,并不具有本源性,也就是说制造企业让度部分生产工艺环节的依据不是物流企业从事这一环节的专业水平与能力,而是让度的物流服务能够带来的效益。总体上说,物流具有服务的特征,这是界定产业归属的主要依据。换句话说,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1.4 理念特征
    如果把具体的作业方式和内容比喻作产业构成的实体,那么理念则属于该产业的“魂”。只有“魂”与“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系统。我们认为,理念是与发展逻辑相适应的观念或理性的、明智的观念,而指导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是整体优化。所谓“优化”,其根本标志就是能够创造使各相关利益主体都能接受的利益增量。它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必要的利益增量;二是该利益增量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物流产业正是在这样的优化理念指导下逐步发展形成的。“整体”,作为优化的限定修辞,是基于物流产业的层面来界定的,特指参与优化过程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至少有两个,最简单的形式是一方为物流服务的供给企业,另一方为物流服务的对象——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因此,物流产业只能从时间、空间、工艺、技术等方面对物流过程进行统筹策划并提供实施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寻求各相关利益主体均可能获得可接受的利益增量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物流服务企业在寻求服务对象以拓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包括经济利益的要求和具体业务的要求)与自身的资源充分整合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以可能获得的利益水平来决定取舍(合作与否)。更通俗地说,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双赢”,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此外,理念特征的引入还表明另一个含义,即研究物流的基础平台是在特定理念统驭下的物流产业体系,而不是物流作业本身。脱离这一体系来研究物流将失去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例如,只有在物流体系下研究运输活动,才具有物流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如果把运输独立于物流体系之外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这只能算运输业,而不属于物流业范畴。

在线询盘/留言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我们原则 上建议您选择本网高级会员或VIP会员。
    企业信息
    合肥致达货运有限公司
    会员级别:
    ------------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周军(先生)
    联系电话:0551-64427200
    联系手机:15005650428
    传真号码:0551-64427100
    企业邮箱:zhida56@126.com
    网址:zhida56.jdzj.com
    邮编:230000
    推荐供应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