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染色剂是一款新型产品,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抗紫外线和风化,色调稳定,利用混凝土,水磨石等进行人工染色,既可使混凝土等制品更加丰富多彩,能渗透3-5毫米与混凝土融合,不掉色、又可避免因环氧树脂脱落问题造成的不美观
产品颜色:混凝土染色剂分红、绿、黄、黑、蓝等基本颜色和专用调色剂自行配制所要求的其他颜色使用方便,对混凝土制品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新闻:晋城混凝土染色剂配方
对两种厚度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进行了5组应力比的双轴拉伸试验,得到其应力-应变曲线.计算了ETFE薄膜的折算应力,检验了Mises屈服准则的适用性,得到了双轴拉伸情况下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并与单轴拉伸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TFE薄膜双向受力时符合Mises屈服准则;双轴弹性模量及泊松比与单轴数据接近.
应用场所:1、各类厂房、电力厂、化工厂、仓库、食品饮料厂、电子制品厂、污水处理厂、制药厂、冷库、电厂、棉纺厂等。
2、公共用地:广场、市政建设、人行道、走廊、厨房、博物馆、休息区、公司大堂、公共洗手间等。
3、运输用地:码头、港口、停车场、飞机库、飞机场、汽车4S店、车辆维修中心、物流中心等。
4、商业用地:商业建筑、餐馆酒吧、有机食品店、商场超市、大卖场、运动健身、体育馆、轮胎店、店、游乐场等。
5、其他用地:、学校校舍、科研机构等。
新闻:晋城混凝土染色剂配方
为了获得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容留时间以保障铺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化学流变理论,采用双Arrhenius公式获得了环氧沥青黏度增长模型及计算公式,结合该模型,选取1.00~3.00Pa·s作为环氧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的控制黏度,确定了该混合料在不同施工温度下的施工容留时间节点.结果表明:环氧沥青黏度增长模型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其混合料施工容留时间节点的确定,可以有效指导实际工程,避免铺装层离析、摊铺困难以及碾压不实等情况出现.
优点:渗透性、超耐磨、不掉色、不退色、抗紫外线和风化,耐候性好、色彩丰富
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环保产品、超越环氧地坪、避免起皮脱壳的现象、施工简单。
着色施工方法:1、(粗磨)地坪着色施工前,根据地面情况,首先用金刚石铁磨片或翻新磨片将地面找平,然后再用翻新或树脂干磨片研磨到200目-400目(强度较高的地面研磨到200目即可上色,强度不够的可以研磨到400目再染色)。
2、(固化)打磨后扫掉灰尘,清洁地面物质、用吸尘器吸干净。上固化剂之前,一定要将地坪清洗干净,晾干、再上固化剂。
3、(染色)用滚筒先横滚竖滚将着色剂均匀地涂刷一遍、待表面干透后,再涂刷一遍,让地面保持湿润2-3个小时。如果某一区域打磨不平,则着色剂会往低洼地带聚集,则需要用滚筒将低洼地带的着色剂往四周分散拖开,或是直接用拖把清理干净。晾干12小时后,查看是否有区域因为地面不平整处于高位而染上偏浅,必要时再补刷一遍染色剂或是个别区域(颜色较浅处)补刷一些染色剂。
4、(固化)待染色剂完全干透后,就可用固化剂涂刷,过12小时后在研磨。
5、(抛光)根据温度,少要经过8小时的反应后,以800目树脂干磨片开始---1500目---3000目开始干磨抛光,(800目---3000目研磨时,机器需要配备吸尘器)300目结束后,地面即会出现高光效果,(有时颜色会出现不均匀和视觉感到褪色显现,不急,涂刷保护剂后,方见效果)
新闻:晋城混凝土染色剂配方
向土体中灌注营养液可生成新的化合物,由此降低土体的渗透系数,以达到防渗封堵的效果.在实验室中向粉土和回填土中灌注马铃薯液,土壤的渗透性均有显著降低:粉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95%,回填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88%.试验在低于20℃的环境下进行,但微生物仍能保持足够的活性,可达到封堵效果.向出现渗漏的地下车库墙外回填土内灌注马铃薯液,回填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95%.现场试验气温达到30℃,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封堵时间短,效果更好.
6、(保护剂)后再涂刷一遍保护剂,(此时颜色才能显现鲜艳均匀的色彩)要经过1天左右的渗透期方可上人上车,此时已达到防水防油效果。
若想要达到有光泽度请看以下步骤:
7、细磨地面:固化剂喷洒2-3小时后,表面完全干燥后,可用树脂软磨片从800目和1000目1500目交替逐级打磨,后用带有白洁垫(转速为2500RPM)的抛光机抛光。
新闻:晋城混凝土染色剂配方
利用制盐卤水和石灰合成低(水化)碱性MgO粉体,再与秸杆、卤水复合制成秸杆胶凝复合材料,研究碱性环境对这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沉淀反应终点pH10.0,可保证MgO粉体具有较低的水化碱性;强碱性环境(pH12.0)对秸杆纤维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对其复合材料的凝结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低碱性(pH10.0)镁氯胶凝材料与秸杆纤维有良好的适应性;随着秸杆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增加,抗折、抗压强度下降,尺寸较小、较大的秸杆纤维分别对复合材料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