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弹簧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弹簧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弹簧箱独立部件不多,大部分部件为刚性连接,活动部件少,机动性能差,冲压过程中,容易损坏工件,造成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弹簧箱,其设有独立的脱料机构,使第一下冲模延时复位,有效确保工件的外观尺寸精度在标准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立弹簧箱,其包括相互对应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对应的第一上冲模和第一下冲模,以及至少一组脱料机构;该第一上冲模弹性设于该上模座,该第一下冲模弹性设于该下模座,该至少一组脱料机构设于该第一上冲模的外周;每一组脱料机构包括脱料弹簧和T型脱料销,该T型脱料销通过该脱料弹簧弹性连接该上模座,在上模座下压时,该T型脱料销抵顶该第一下冲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脱料机构与上模座非固定刚性连接,而是弹性活动连接,即,在冲压后复位的过程中,脱料机构也不会立即随上模座上升,而是待第一上冲模和第一下冲模之间产生足够的浮动空间后,脱料机构才与第一下冲模分离,从而有效避免冲压区扩展之前第一下冲模的上顶而导致第一步拉伸的工件产生额外形变。所以,脱料机构使第一下冲模延时复位的设计,有效确保工件的外观尺寸精度在标准范围内。
进一步,还包括相互对应的第二上冲模和第二下冲模,该第二上冲模弹性设于该上模座,该第二下冲模弹性设于该下模座。通过第一上冲模和第一下冲模,对工件形成第一步拉伸,通过第二上冲模和第二下冲模,对完成第一步拉伸的工件形成第二步拉伸,从而完成对品质好的喇叭盖。其冲压得的喇叭盖品质好,精度高,外观达到客户的要求,基本无模痕无划刮伤,同轴度,轮廓度达到客户要求0.2MM以内,平面度基本达到客户要求0.1MM以内,相当小尺寸公差达到±0.05丽,拉伸后材料厚度变化控制在0.03丽以内。
具体地,还设有多根第一下模打杆和第一下模打板,每根第一下模打杆上下贯穿该下模座,且其上端在该第一下冲模向下的弹性范围内,其下端与该下模座下方的第一下模打板连接;还设有第二承压环、多根第二下模打杆和第二下模打板,该第二承压环围设于该第二下冲模外,每根第二下模打杆上下贯穿该下模座,且其上端与该第二承压环连接,其下端与该下模座下方的第二下模打板连接。第一下打板和第二下打板分别辅助第一下冲模和第二下冲模工作,保证第一下冲模和第二下冲模平稳工作。
具体地,还包括至少一组导向止高机构,每组导向止高机构包括套筒、复位弹簧和内六角螺丝;该套筒套设在该内六角螺丝外,该复位弹簧套设在该套筒外,该内六角螺丝的螺纹端固定连接该下模座的下方;而该套筒的一端抵顶内六角螺丝的螺头,其另一端抵顶该该下模座;而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内六角螺丝的螺头,其另一端顶抵第一下模打板和/或第二下模打板。导向止高机构辅助第一下打板和/或第二下打板,保证第一下打板和/或第二下打板平稳工作。
进一步,该上模座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铺设有上模垫板、上模夹板、上模脱料板和上模脱背板;该上模垫板和上模夹板与上模座固定贴合,该上模脱料板和上模脱背板相互贴合,且该上模夹板和上模脱料板之间设有间隙,该上模座通过多个上模弹簧连接该上模脱料板和上模脱背板。
进一步,该下模座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下模垫板和下模基板,该下模座、下模垫板和下模基板相互贴合。
]具体地,该第二上冲模外围设有定位母环,该第二下冲模外围设有定位子环,该定位母环的下端面和定位子环的上端面相互契合,且该定位母环和定位子环之间夹置工件。
具体地,该第一下冲模上设有第一承压环,在该上模座下压时,该T型脱料销穿透该第一承压环抵顶该第一下冲模。
更进一步,还包括下模承板,其设于下模座的下方,且该下模承板通过多根垫脚柱支持该下模座。确保导向止高机构具有足够的空间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独立弹簧箱,包括上模件和下模件,上模件置于下模件上方,上模件和下模件之间为冲压区。
具体地,上模件包括多个上模弹簧11、四个脱料机构、第一上冲模15、第二上冲模16,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上模板件。第一上冲模15与第二上冲模16相互独立,四个脱料机构配套设于与第一上冲模15外围。
该上模板件自上而下依序包括上模座181、上模垫板183、上模夹板185、上模脱背板187和上模脱料板189。上模座181、上模垫板183和上模夹板185相互固定贴合,为第一板块;上模脱背板187和上模脱料板189相互贴合,为第二板块,且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之间留有间距,为缓冲区42。
该上模弹簧11受力均匀地设于缓冲区42内,抵顶于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本实施例优选地,上模弹簧11贯穿上模夹板185和上模垫板183与上模座181的板面连接,其另一弹性面与第二板块的板面连接。
第一上冲模15的承接面嵌接设于第一板块上,具体地,第一上冲模15的承接面通过上模垫板183设置在上模座181上。第一上冲模15的冲模头通过在第二板块设置第一冲模通孔以贯穿缓冲区42和第二板块,使其可于第二板块和冲压区游走。第一上冲模15的冲模头为圆台型。
四个脱料机构围设于第一上冲模15外,该四个脱料机构围成的区域为工件冲压的区域。每一个脱料机构包括一脱料弹簧132和一 T型脱料销134,脱料弹簧132的一弹性面抵顶第一板块,其另一弹性面与T型脱料销134固定连接。具体地,脱料弹簧132的嵌入上模座181内。该脱料机构贯穿缓冲区42和和第二板块,使T型脱料销134可于第二板块和冲压区游走。
第二上冲模16的承接面通过第二上冲模弹簧164弹性连接在第一板块上,第二上冲模16的冲模头通过在第二板块设置第二冲模通孔以贯穿缓冲区42和第二板块。第二上冲模16可于第二板块和冲压区游走。第二上冲模16的冲模头为圆台型。第二冲模通孔内固定塞设一定位母环162,第二上冲模16活动贯穿定位母环162。且定位母环162的下内沿设有圆倒角。
具体地,下模件包括多个导向止高机构、第一下冲模件、第二下冲模件,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下模板件。
该下模板件自下而上依序包括下模承板30、下模座254、下模垫板256和下模基板258。
下模座254、下模垫板256和下模基板258相互固定贴合,为第三板块;下模承板30和下模座254通过多个垫脚柱32连接,下模承板30支撑第三板块,且下模承板30与第三板块之间留有间隙,为止高区。
该第一下冲模件活动嵌接于第三板块,并对应第一上冲模15。该第一下冲模件包括第一下冲模211、第一承压环213、四个第一下模打杆215、第一下模打板217与第一下模弹簧219。其中,第一下冲模211为阶梯圆柱状,其承接面的面积大于其冲模头面积。第一下冲模211通过在下模基板258中设置第三冲模通孔以活动嵌接于下模基板258中。第一承压环213塞设于第三冲模通孔中,并套设于第一下冲模211外,以达到将第一下冲模211限位的效果。此外,第一承压环213设有四个脱料通孔2135,四个脱料通孔2135与四个T型脱料销134一一对应,该脱料通孔2135容T型脱料销134通过,使T型脱料销134下压时能抵顶第一下冲模211。且第一承压环213的上内沿设有倒角。第一下模弹簧219置于第三板块内,并抵顶第一下冲模211,具体地,第一下模弹簧219的一弹性面抵顶第一下冲模211的承接面,而第一下冲模211的冲模头朝向第一上冲模15的冲模头,第一下模弹簧219的另一弹性面通过贯穿下模垫板256顶抵在下模座254上。每个第一下模打杆215上下贯穿第三板块,其上端部置于第一下冲模211的承接面的弹性活动范围内,其下端部均与铺设于下模座254下方的第一下模打板217固定垂直连接。
该第二下冲模件活动嵌接于第三板块,并对应第二上冲模16。该第二下冲模件包括第二下冲模231、第二承压环232、定位子环233、至少两个第二下模打杆234、第二下模打板235与第二下模弹簧236。其中,第二下冲模231为圆柱型。第二下冲模231通过在下模基板25